第137章 叔侄(1 / 2)

鬧了這一陣,李世民也冷靜下來了。

其實曆史上的李世民,並不算一個弑殺的皇帝。除了殺掉了自己的兄弟之外,他還真沒殺過幾個人。在貞觀一朝,也鮮少聽過什麼冤案。跟後世的皇帝們相比,他算是非常仁慈的了。從這點上看,他被稱之為明君,也是有道理的。要殺就殺自家人,不對臣子下手,也不禍害百姓,這樣的皇帝,當然算得上明君。

今日若不是李牧幹的這件事太讓人惱火了,他也不至於發這麼大的脾氣。此時冷靜了下來,看到陳公公懼怕的模樣,歎了口氣,道:“別磕了,起來答話。”

“諾。”陳公公趕緊應聲,額頭已經磕得青紫了。高公公遞過去一個眼神,陳公公會意,更加低眉順目了起來。

“你可知道,李牧今是發的什麼瘋?”

“奴婢不知。”陳公公想也沒想地答道,高公公滿意地頷首,不愧是自己調教多年的幹兒子,就是比一般的太監靈性一些,一點就透。這樣的問題,答了便是錯。不得罪李世民,就得得罪李牧。李牧是那麼好得罪的?

高公公陪伴李世民多年,李世民下午放個屁,聞著味兒他就能知道李世民中午吃了什麼。別看剛剛李世民生氣的架勢挺嚇人,其實高公公心裏清楚。李世民是不會把李牧怎樣的,他甚至都沒生氣,此番作態,乃是給外人看的。

這事兒,如今就差一個台階。甭管是誰,給了這個台階,事情就過了。否則,李世民若是真的生氣,隨行侍衛沒有刀麼?直接砍了就得了,還送去大理寺幹嘛?

高公公這兒胡思亂想,陳公公繼續解釋,道:“陛下,逐鹿侯讓奴婢去采買,奴婢就帶人去西市采買了,這期間發生了什麼,奴婢屬實不知。隨後逐鹿侯與太上皇開始飲酒,奴婢就派人傳信,接著陛下您就到了。到底是因為什麼,奴婢真不知道啊!”

高公公適時湊在李世民耳邊嘀咕了兩句,其實就是提醒李世民,李牧可能是因為李績的關係,才心情不好發瘋的。這種傻子都知道的事情,李世民會不知道麼?他不過是想裝傻而已,但如今的情況,也不給他裝傻的機會,擺了下手,陳公公趕緊逃也似的退了出去。

這時,李有容端著一個托盤進來。托盤上麵,擺著的是一壺茶水。李有容把茶水放在桌上,便給李世民斟茶。李世民看了她一眼,拿起茶杯就要喝。

“陛下!”

高公公慌忙攔著,李世民看過去。高公公掛上他那標誌性的笑麵,從李世民的手裏把茶杯接過來,然後像變戲法似的,手掌一翻,掌心多出一根銀針。

“郡主,老奴非是不信任郡主。隻是,有這個規矩,規矩就是規矩,抱歉了。”

李有容笑了笑,微微頷首,沒有什麼。

李世民卻蹙眉道:“有容乃是朕的侄女,焉能害朕?高幹,此舉是否多餘了?”

高公公仍然堅持,道:“陛下,老奴伺候陛下,便要恪盡職守,還請陛下見諒。”著,高公公先端詳了一下茶杯,然後把茶水倒出來一點,用銀針試過。銀針顏色無變化,仍不放心,繼續看茶壺,再倒出一點茶水試過,確保沒有一點問題,才把銀針收回,重新倒茶給李世民喝。

李世民不悅地瞪了高公公一眼,似乎在責備他。高公公隻是笑,什麼也沒。

李世民喝了口茶水,把茶杯放下。對李有容道:“有容,朕非是不信你。高幹也是職責所在,你的心裏,可不要有芥蒂。”

李有容看著李世民,忽然拜下,行了一個大禮。李世民趕緊扶她起來,道:“這是做什麼,你我叔侄之間,無須這麼見外!”

李有容卻道:“陛下為一國之君,臣女雖是陛下的侄女,但也應先論君臣,後論親戚。禮不可廢,且臣女昨日本該入宮謝恩,隻因……皇爺爺阻攔,未能成行,請陛下恕罪。”

李世民聽了,喟然一歎,道:“父皇心裏還是對朕有埋怨啊……”頓了一下,李世民示意高公公給李有容搬來一個錦墩,看著她坐下,道:“有容,朕一直不敢提起當年的事情。是怕影響了你與朕之間的親情,朕不知你能否理解,當年的事情,朕也實屬無奈。朕不知父皇與你起過沒有,那一日,生死隻在一線之間。稍有一點差池,今日朕便是塚中枯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