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所謂的“造反”之事,李淵心裏清楚,李世民心裏也清楚。在這件事情上,倆人對李孝恭都是心懷歉疚的。因此,無論是李淵在位的時候,還是李世民登基之後,對待李孝恭都是倍加優渥,禮遇過人。
李世民登基之後,封賞功臣。從龍之功第一長孫無忌和軍方出力最大的尉遲恭,實封一千三百戶。其餘人等,皆比二人少。而在這期間,保持中立的李孝恭,卻仍實封一千二百戶,僅比長孫無忌和尉遲恭少一百戶而已。如此不公平的事情,滿朝文武卻無一人提出異議,可見李孝恭在群臣心中的地位。
李牧現在雖然混得不錯,就連長孫無忌都要忌憚他三分。但在李孝恭的麵前,他擁有的一切,都無法成為依仗。倒不是李孝恭比長孫無忌更厲害,而是因為,長孫無忌的付出,得到了李世民給予的相應回報。而李孝恭的付出,無論是李淵還是李世民,都沒有給予對等的回報。
這份歉意,是無法償還的。
如果今日李牧真是犯在了李孝恭的手上,就算李孝恭把李牧弄死,李世民也不能把他怎麼樣,甚至連申斥都不會申斥,因為他的功勞擺在那裏,撐得起這份麵子。
李世民心急如焚,來不及細問情況,帶著袁罡和高公公,不乘車直接上馬,直奔河間郡王府而去。
……
一個時辰前,平康坊門前。
二狗的消息是越來越靈通了,李牧把他叫過來詢問陰弘智的事情,沒到半個時辰,陰弘智的信息搜集完畢了。
李牧沒有想殺陰弘智,他在李世民和陰德妃的麵前過,不會殺陰弘智,他沒打算食言。但他也不想讓陰弘智過得舒服,打算收拾他一下。
長安的勳貴,僅僅隻靠俸祿過活的人,幾乎沒有。少數幾個死心眼,如李大亮、牛進達這樣的人,畢竟是例外。大多數,都是像長孫無忌和程咬金這樣,利用自己的影響力,讓家人出麵做生意,供給整個家族龐大的開銷。
李牧的想法,是斷了陰弘智的進項。打聽出他做的是什麼買賣,然後帶人過去,二話不之間給他砸了。反正看目前的狀況,雙方也沒有和解的可能,既然如此,不如就做得絕一點。遮羞布也不要了,直接撕破臉皮。
讓李牧萬沒想到的是,陰弘智的買賣竟然開在平康坊。
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平康坊絕對是最獨特的一個。它是唯一一個,沒有宵禁的坊。長安城作為大唐的都城,施行嚴格的宵禁製度。從一更三點的暮鼓,到五更三點到晨鍾,嚴禁老百姓隨意上街走動,一旦犯禁,抓住了就是五十大板。若攜帶兵刃,那就不是五十大板的事情了,輕則下獄,重則處斬。
而對平康坊來,這個坊內就沒有宵禁。原因是,進奏院設置在這裏。
進奏院是外省駐長安城的辦事處,外省官員來長安述職或者辦事,都要通過進奏院。大唐一共有十五個進奏院,全設在平康坊中,這些官吏離家來到長安處理事務,一走就是數個月,時間長了,總有一些需要亟待解決。另外,長安城,子腳下,辦事是那麼好辦的麼?少不得要疏通關係,上下打點,也需要一個可以談事情的地方。
在這樣的‘剛需’促使下,平康坊的功能性就可想而知了。此乃大唐第一娛樂聖地,青樓楚館星羅棋布,各色女子應接不暇。陰弘智便在這平康坊開了一家青樓,名為“春風樓”,專門從事“葷活兒”。
平康坊的青樓生意,分為“葷”和“素”兩種。葷活兒賣身,素活兒賣藝,兩者之間有嚴格的界限。能在平康坊開青樓的人,背後都有根基。若是有人想壞規矩,在“素”樓中點“葷活兒”,保準吃不了兜著走。
陰弘智的“春風樓”,在平康裏算是中上等。每月的進項也有數千貫,養活他綽綽有餘,日子也算是滋潤。他為了給陰家留後,挑選女子生孩子,便是通過這“春風樓”挑選的。起來,也算是把“愛好”便是“事業”的典型了。
李牧來到長安這麼久,路過平康坊無數次,但是一次也沒進去過。一來他活動的時間,大部分都是白。而白平康坊幾乎是沒人的,再者,他家中有嬌妻,還有好幾個妾室等著寵幸,還不至於來這種地方解決問題。
沒想到頭一次來這裏,竟然是做打砸這門煞風景的事情。
李牧一馬當先,身後跟著李重義和獨孤九兩個哼哈二將,再後頭,是五十名“獨立團”的壯漢。一行人浩浩蕩蕩,開進了平康坊。
沒辦法,五百人一起行動,動靜實在是太大了。而且平康坊的街道也會堵死,不方便作案之後逃離。因此李重義就挑選了訓練成績最好的五十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