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說不通我就自己幹!(1 / 2)

“……陛下,這真臘稻種,性早蒔、早熟、耐旱、粒細,宜於高仰之田。最難得是生長周期非常短,從種到收僅五十餘日,產量相對大唐稻種也更高。大唐稻種,畝產不過二百斤。而這真臘稻種,畝產三百至四百斤,且一年兩熟,保守估計,畝產也是大唐稻種的三倍以上……”

李牧仿佛回到了前世跟甲方爸爸推銷策劃案時候的狀態,充滿了激情,李世民坐在桌案後,愣愣地瞧著他,好半才憋出一句:“李牧啊,你……最近是不是有點……”他抬手指了指頭,沒有明,意思卻表達很清楚:你是不是腦子犯病了?

李牧氣急道:“陛下,臣現在非常認真地在跟您一件事關民生社稷的大事情!您怎麼一點也不重視啊,您這種樣子,簡直……望之不似明君!”

“喲嗬,望之不似明君都出來了。”李世民無語笑道:“李牧啊,這不是明君不明君的事情。而是你的這些事情……唉!也罷,左右無事,朕就跟你。”

李世民叫高公公拿來一把椅子,李牧坐了下來,李世民開口道:“民生之事,曆朝曆代的君主,沒有不關心的。民以食為,若不能讓百姓吃飽,社稷便不穩。除非是亡國之君,否則怎麼可能不在乎呢?”

“但在乎,也不是像你這樣做事情的。先不這稻種的事情,就你前兩的那個‘土豆’,號稱什麼畝產三千斤。李牧啊,你這可能麼?最好的地種出來的粟米,不超過兩石,不到二百五十斤。這已經是有記載來,最高的產量了,而且還得是風調雨順的年頭。你張口就三千斤,這誰能信?就算是仙草仙種,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李牧心累到了極點,他真的很想大吼一聲,老子沒吹牛逼,土豆確實能畝產三千斤啊!前世他乘輕軌的時候,聽輕軌上麵播報的新聞,東北某試驗田的新品種土豆,創紀錄最高畝產一萬零六百斤。雖這是特定條件下培育出來的品種,但他的土豆還是係統造物呢,就算沒這麼厲害,保個底還保不了麼?三千斤沒問題的呀!

還有這水稻,前世他在讀書的時候,《地理》課本中有寫,水稻畝產四百公斤左右。這已經是二十年前的數據了,這些年稻種不斷改良,南方優質水田畝產五百公斤是很平常的事情。他腦袋裏的印象,還停留在這個級別,因此他早上問虞部郎中大唐水稻產量,得知畝產隻有二百斤的時候,著實還吃了一驚呢。

由此可見,袁隆平教授作了多大的貢獻。想到前世看得那些穿越,這個穿那個穿,有啥用啊,要是袁老穿越了,中國早就世界之巔了。

雖然李牧沒袁老的技術,但是他的心情是一樣的。既然大唐的稻種產量低,引進真臘稻種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麼?最重要的是,雖然土豆的產量高,但他吃不慣土豆。引進稻種,最直接的利好就是可以解決他自己的吃飯問題。

但他萬萬沒想到,李世民竟然壓根就不信。這可真是心累啊,難道要他表明穿越者的身份,告訴李世民,陛下,臣來自一千年以後,世界早已沒了你,我啥你聽就得了,問那麼多幹屁啊!

李牧腹誹的時候,李世民還在繼續教:“……再這真臘王子,李牧啊,你還是太真了。你覺得他的話是真話麼?他不過是打聽到你對種子感興趣,投你所好罷了。春去秋來,花開花落。萬物皆有時令,怎麼可能有一年兩茬?這豈不是違背時了?反正朕是不信的。”

李世民苦口婆心勸道:“你啊,一直嚷嚷著事情多,累。還是把心收一收,管好自己的事情,這穀物民生的事情,自有朝中諸公操心……”

“我的陛下啊!”李牧沒好氣道:“您怎麼就不信臣的話呢,臣得句句是真啊!臣著急啊!”

“術業有專攻,這是你的《師》中的話,對吧?你既然明白這個道理,怎麼做事又糊塗了呢?朕為皇帝,用人自然是要揚長而避短,你在工部做得非常好,朕對你一百個放心,萬分的信任,可曾對你有一絲的掣肘?但是這邦交和農事,朕覺得你還是不要操心了,好不好?”

見李牧無語歎氣,李世民又道:“真臘國的事情,咱們大唐不能管。原因有二,這真臘所在的地方,距離大唐何止萬裏之遙,且不真臘,就是大唐的瓊州等地,那也是不毛之地,沒有幾個人,瘴氣叢生。除了發配罪犯,誰去那種地方?再,大唐乃是朝上國,像是真臘、扶南、林邑這樣的國,大唐應該一樣待之,若是偏幫一國而攻一國,出師無名,為人詬病,你怎麼就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