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一勞永逸(1 / 3)

正文

李牧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就在眾人以為他要繼續高談闊論的時候,他忽然很懇切地看向了高公公,道“能不能給搞壺茶來喝,嗓子有點幹。”

高公公都懵了,他活這麼大,前朝的時候就在宮裏頭當太監,從來也沒見到過有人在朝議的時候喝茶啊,真當自己家了

“給他拿”李世民瞪李牧一眼,沒好氣道“還有沒有要的東西了,一並,一並給你拿,省得你磨嘰,趕緊一口氣給朕完了

“沒了,臣還不餓。”李牧抿了抿嘴,繼續道“這個新的製度,是關於徭役的這是臣的切身體驗,自打臣到了工部之後,就發現了這個問題。眾所周知,工部的工匠都是四方征發來的徭役,能分派到長安來,明他們的手藝都是不錯的,但臣剛到工部的時候,發現他們的效率十分低下,比方砌牆,明明一能完成的活兒,愣是得幹到五頭上。臣心裏覺得奇怪,就在他們旁邊看著,想找出問題所在。”

“觀察了幾之後,臣找到了原因。這些人,都在耍滑頭。他們幹的活,要他們怠工了吧,他們也都忙活著,但就是沒有效率。這是為何呢因為他們的徭役都是有期限的,拖一是一,多幹活了,多出力了,他們也得不到什麼。何苦那麼累呢”

“為了扭轉這個局麵,臣便在工部施行了改革,改革之後工部的效率,大家也都看見了。如今長安城同時有好幾處工地在開工,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雖然工部也付出了不菲的工錢,但與創造的價值相比,又不值一提了。”

李牧麵對眾人,道“我講這個故事不是為了標榜我自己,我是想告訴諸公,如何能夠創造更大的價值。壓榨百姓能夠創造價值麼不可否認,能,因為千百年來就是這麼做的,但這樣壓榨,適得其反,而且效率不高。還是那句話,不要太貪心。做任何事情都是這樣,把得到了利益多分出去一些,風險就一些。無非就是賺的少些,大頭還是在手裏,這樣才能事半功倍。我把工廠的利潤分出去一部分給工匠,工匠為我盡心竭力,效率倍增,這不比逼著他們幹活好麼”

“逼著他們幹活,幹得快慢不,主要是耽誤時間。現在大家都知道訂單的意思了,一個訂單,三日完成,一個月可以做十單,但若六日完成,一個月就做五單,傻子都知道十單賺的更多”

“同樣的道理,也可放在徭役上。”高公公把茶端了過來,李牧拿起茶壺喝了一大口,繼續講道“大唐從前的徭役,還是前朝的舊路,就像工部改革之前一樣,以更多的徭役時間,逼迫百姓來幹活,這樣效率非常低。但徭役不可廢止,因為這是身為一個大唐百姓的義務,且陛下登基之時,承諾過輕徭薄賦。如今新政取消了人頭稅,地租的方麵,除了承包田之外,相對於以前都是見麵了,已經是薄賦了,那麼徭役也改減輕了。”

“因此我建議陛下,把徭役減少一半。改為每男丁一年徭役十二,平均每月一,閏月加一,此為正役。朝廷若不需要其服役,則每丁可按每交納百文,交足十二的數額以代役。而為了加大逃避徭役的處罰,在朝廷需要其徭役,卻不想服役的情況下,則需每繳納十貫,交足十二,閏月加一,也多加一貫。“輸庸代役”。這些繳納的錢,可以用來雇傭工匠,代替他們服役。特殊情形下,若朝廷需要其額外服役,每加役一,補償三百文。每年徭役上限不超過三十六日,我根據往年的記錄演算過,哪怕是災年,三十六日的徭役,也足夠了。”

眾人聽罷,都在腦海裏分析開了。李牧此舉,明麵上是減少了徭役,但卻從根本上改了庸的製度。因為以前富人不想徭役,隻需要繳納一點絹布,而他們逃掉的徭役,則都是窮人均攤了。但在新政之下,富人想要逃避徭役的代價大大增加,一貫錢一,按照現在長安城的力工價格,能雇傭十個多出來的九百文,不用,又是朝廷的進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