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再三封賞(1 / 2)

正文

如今要提起長安城的風雲人物,李牧必定要穩坐頭把交椅,不止是這長安城,整個大唐,也傳遍了逐鹿侯的事跡,離長安城越遠,傳得越邪乎,都不像個人了。

他的一舉一動,不知多少雙眼睛盯著。李牧打皇宮離開,次日便傳出‘土豆’的風聞,接著又有消息,李牧此去的目的地是定襄,他有個還沒過門的媳婦兒在那邊,這回是去迎親的。同時,皇帝陛下又連下了三道旨意,其一,是給李牧的‘第三’個媳婦兒封誥命,依舊是五品誥命夫人,娶個媳婦兒就給個誥命,就算是皇親國戚,也沒這等的待遇,但誰也不出什麼,縱然是魏征,也不敢多言,畢竟李牧的功勞在那兒擺著,你要是不行,皇帝就要提一提封公的事情了,為了不讓李牧封國公,幾個誥命還是忍了吧。

第二封旨意,則是給李牧的老爹的。一般人都是封妻蔭子,而李牧則反過來,他的老爹從前不過是一個執戟長,此前皇帝已經下旨,封子爵,修祠堂供奉。但李牧這會是衣錦還鄉,皇帝為了給他壯麵子,又加封了一級,改封李牧之父李敢為‘馬邑縣伯’,立祠供奉。公侯伯子男,這已經是第三級的爵位,一個的執戟長,未有大功,追封到了伯爵,簡直是亙古未有的事情,遠遠超出了禮製,但因李牧故,李世民還是毫不吝嗇,給予了封賞。

這第三道旨意,則更加讓人無語。皇帝為了保障李牧的安全,特賜一營禁衛作為李牧的儀仗軍。要知道,大唐對軍隊管得很嚴,不是打仗的時候,即便是如李靖,身邊也不得有部眾,幾個家將親兵,還要被禦史彈劾,不敢多留,而李牧卻有一營的儀仗,此等派頭,就算是王爵也是比不了的。

不出意外的,禦史紛紛彈劾。但被李世民一句話就給堵了回去,他問,若李牧出了意外,誰能再賠他一個逐鹿侯?這問題誰也回答不上,李牧的作用在那兒擺著,誰也替代不了,禦史們無可奈何,隻能是铩羽而歸。

得知李牧要遠行,不管是出於真心還是假意,關心的人還真不少。當然了,對李牧來,隻用嘴的關心是進不了大門的,禮物堆積如山,有出門用得著的東西,最多的還是金銀,零零散散加一起,又是好幾萬貫。

李牧也沒閑著,先是到孫氏那兒把事情了一遍,包括陛下追封的事情,要回定襄的事情等等。孫氏也惦記著老家,但她現在已經嫁給了唐儉,猶豫再三還是沒出來要回去的話,隻是囑咐李牧多燒些紙錢,祠堂好生修繕雲雲。李牧一一答應,心中卻不禁有些慨歎,這夫妻之間的情意,還真不好。他雖沒見過李敢,但聽孫氏起,李敢對孫氏也是很不錯的,不能生育在這個年代可是大事,李敢沒有休妻,撿了個孩子也視如己出,明這是一個很好的人。

而孫氏呢,對李敢也是有情意的,不然她不會一直地提起。可是孫氏還是嫁了唐儉,沒有從一而終。這難道是不愛了麼?實則也不是。隻是人們把感情想得太過於‘化’了,總覺得應該如何如何,但其實孫氏的選擇,才是一個普通人正常的選擇,而那些山無棱地合的愛情故事,恐怕也隻有中才會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