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借刀殺人計(1 / 2)

正文

對於這些指責,李牧自始至終都沒有回應過一句。這幾,他一直在做兩件事,便是撒錢和殺人。

他一麵讓李重義帶人肅清漏網的雜魚,抓住之後殺無赦,另一麵又讓李思文帶人開始抄家,李思文有過‘盜墓’的經驗,在尋找財寶的這項技能上,就像是一個點了‘尋寶’賦的矮人一樣,無論這些權貴把金銀財寶藏在哪兒,他都能翻得到,什麼地庫機關,在他的麵前都是無所遁形的。

而找到的財寶,李牧也沒有私自截留一文錢。他把財寶分做了三份,三成歸定襄,留作發展之用,三成歸國庫,裝箱準備運回長安,三成送給高昌百姓,而剩下的一成,則是用來犒賞三軍。

高昌立國數百年,國庫的存量著實不,權貴們世代剝削百姓,每個人家裏都很有錢。這一次‘抄家’,可謂是盆滿缽滿,僅運回大唐的那三成,便有五十萬貫之多。

這些錢,不但足夠支撐這一次戰爭的用度,甚至還有盈餘。能有這樣的結果,多虧了李牧的決斷,若是把高昌的國祚和權貴們都留下,可就沒有這一筆橫財了。

這也是李牧決定殺人的原因之一,隻不過他是絕對不會承認就是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錢打什麼仗?高昌早就像是一隻案板上的豬,自鞠智盛找到李牧的時候,它的滅亡就是早晚的事情了。

此戰覆滅高昌,大唐共攻下高昌全境,三郡、五縣、大二十二城,得戶八千,人口四萬,馬匹五千,占地東西八百裏,南北五百裏。李牧得到這個數據的時候,心裏隻有一個想法,高昌真的是太太了,就像吃肉,張開大嘴咬過去,隻夠塞一個牙縫的。

李牧粗略地算了一下,高昌境內這四萬多人,得有一半還多在高昌城裏。也就是,其他的大二十一城,加起來連兩萬人都沒有,這也能叫做城?

但不管怎麼,這也是開疆拓土之功,李牧找了幾個老師爺,讓他們代他起草了一封辭藻華麗的報功奏折,忽略掉了所有乍眼的事情,把自己描述成了一個不費吹灰之力,神兵降的無敵大將軍,他就像是個蓬元帥一般,帶著十萬兵將,給個戰書溜溜馬,高昌就拿下了。

而高昌的百姓的態度,也在李牧一手大棒,一手甜棗的攻勢下,基本上穩定了下來。李牧一邊殺人一邊發錢的姿態,已經非常清楚了,就應了那句話,順我者昌,逆我者亡,歸順大唐的百姓,吃好喝好有錢拿,不歸順麼?也沒關係,可以走,不走?死唄,十分簡單粗暴。

同時李牧也召見了高昌附近多國的使臣,宣告了鞠智盛殺父奪權的罪惡行徑,以及大唐王師出兵鎮壓的義舉。對此,眾人皆心知肚明,李牧的話完全就是扯淡,且不鞠文泰僅剩下了鞠智盛這一個兒子,完全沒有必要殺父奪權,就算真的是這樣,你殺人家權貴做什麼?恨不得把高昌姓鞠的人全都砍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隻是,沒人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