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班師回朝(1 / 2)

正文

很多人都知道府兵製,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府兵製中的‘府’,一共分為三種。

其一,府,普通的折衝府。其二,都督府,又稱總管府。唐初承隋製,其領軍出征者為行軍總管或大總管。在要地設置都督府,節製附近的折衝府。李世民登基之後,為了削減大將軍的權柄,中原的都督府大多被裁撤,隻剩下類似並州,冀州等地,靠近邊境的都督府還存在著。像是李績被封為並州都督,便是讓他總領並州的軍事,防備北方薛延陀,同時監管東突厥部族。

而其三,便是都護府了。都護的職責是“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與都督府相比,大致的區別便是,都督是屬內,而都護是屬外,涉及外交事務。

都護與都督的級別,都是正兒八經的‘封疆大吏’,按照官製,最少也得是正三品。李牧的級別勉強夠用,而李思文則是差得遠。李牧倒是想給兄弟升官,可是也沒有這麼個升法,而且李思文也確實不具備擔任都護的能力,因此李牧也沒有強求,他自己領了都護,讓李思文領了長史的銜。即便是長史,李思文也是不夠級別的,但李牧又不可能隨便找個人擔任,故此雖然級別不夠,他也是‘格外提拔任用’了。

李牧把帶來的土豆,教給了李思文種植之法,讓李思文成立農場,雇傭流民種植土豆,還勒令白根生負責這個農場,免得他隨著年紀大了,心思野了,到處亂跑。

與此同時,他又接待了西域諸國的使節。這些使節像是商量好了,想要跟著李牧去長安覲見李世民。

這並不奇怪,此前由於西突厥的關係,西域諸國麵臨戰隊。很多國家不敢與大唐往來,即便有往來,也是偷偷摸摸的,而如今西突厥與大唐成了兄弟之國,自然就沒了這個芥蒂,與大唐交好也是題中應有之義了。

李世民最喜歡的就是這種排場,李牧自然會做這個順水人情,讓李思文把這些使節都聚到一處,等回去的時候全都帶上。泥孰也派了使者,要跟李牧一起回去,為他作證的同時,也要遞上國書。

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李牧離開長安四個月之後,終於啟程返回長安了。臨走的時候,李牧留下了道標石,以便日後方便飛鴿傳書聯絡消息。

李思文送李牧到馬邑,還想跟著,但被李牧拒絕了。李思文大哭不止,他隻是性格怯懦了些,但卻一點也不傻,他知道李牧回到長安之後,會麵臨怎樣的絕境。甚至這次分別,還有沒有機會相見都未可知。因此,他才萬分的不舍,抱住李牧不願意鬆開。

李牧輕輕拍了拍他的背,道:“思文,你不要哭。記住大哥的話,男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敢於麵對,哭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麵對了,哪怕不成了,也是個帶把兒的漢子!”

“大哥,我——”

“記住我對你的話,做好你該做的事情,大哥走了!”

……

飛鴿傳書。

李世民看完了紙條上的字,便扔進火盆裏頭燒掉了。高公公從外頭進來,道:“陛下,河間郡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