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樽共汝飲,白刃不相饒。”
回到了太極宮,高公公叫來了禦醫幫李世民包紮好了手上的傷,李世民盯著手心繃帶滲出的血跡,喃喃地念著李牧方才吟誦的那句詩。
念了好幾遍,李世民苦笑了一聲。他看向高公公,道:“輔機還在殿外麼?”
高公公欠身回道:“回陛下的話,國舅還跪在殿外。”
“叫朕怎麼辦——”李世民歎息著,回來的路上,長孫無忌坦誠了自己做的一切——因為這瞞不住,事情既然失敗了,李世民一定會調查,與其被袁罡查個底朝,不如自己先了。而且,這回可是李世民為他流了血,他沒法不了。
而他敢,也是因為這個,李世民能為了他‘空手接白刃’,足以明,在李世民的心中,他長孫無忌的地位了。
李世民沒有想到,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然真的如長孫皇後猜想,是長孫無忌的所為。李牧自始至終,完全是被冤枉的。回想這段時間以來,他對李牧做的事情,李世民自己都恨不得給自己兩個嘴巴。他捫心自問,若自己是李牧,也絕對不會原諒自己。
龍泉劍給了李牧,李牧拔劍傷的第一個人,就是自己。李世民回想細節,李牧定是故意的。他故意拔劍指著長孫無忌,但是他知道,自己不會讓長孫無忌有事,所以這‘白刃不相饒’,頭一個不饒的,竟然是自己這個皇帝。
不愧是李牧啊,這子還真是夠膽大包,目中無人!
白刃不相饒,他的態度已經表明了。從今往後,再惹到他的人,他不會原諒。李世民想象了一下最壞的可能,若李牧真的想造反,他會成功嗎?
如今突厥邊患掃除,下承平,實際上,李世民是不相信中原可能有人造反成功的。大唐的悍卒如今都是當打之年,戰力最強的時候,朝堂之上,猛將如雲,就算現在五姓七宗聯合一起,他們也絕對不可能覆滅了大唐。
但若這個人是李牧呢?
李世民恍然發現,他有點兒沒底了。因為李牧的招數,從來都是馬行空,無從預料的。現在,李世民有點後悔把李牧弄到洛陽去了,洛陽可是中原的腹地,四通八達,李牧如果主政洛陽,用不了幾年——
千頭萬緒,李世民不敢再想了,對高公公道:“傳朕的旨意,趙國公稱病辭官,朕不準,允許其養病,吏部事務暫由吏部侍郎代理,待其病愈歸來,仍繼續重用。”
趙國公稱病辭官?哪兒來的事兒!高公公腦袋裏晃過這個念頭,忽然反應過來,趕忙道了一聲諾,轉身出去傳旨了。
高公公把李世民的意思了,完,便進去複命了。長孫無忌麵對著殿門叩首,領旨謝恩。起身的時候,由於跪了太久,膝蓋有些發麻,差點摔倒,被一個太監扶住了。
長孫無忌剛要道謝,隻聽這太監道:“國舅爺,奴婢是皇後娘娘派來等國舅爺的,娘娘,對國舅爺十分失望,在陛下原諒國舅爺之前,請國舅爺不要再進宮了。”
“皇後她——”長孫無忌張了張嘴,終是沒有出什麼來,頹喪地應了一聲,道:“請轉告皇後,就,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長孫氏,我……”停頓了一下,長孫無忌歎氣道:“罷了,就這樣回吧。”
“好,奴婢謹記了。”太監應了一聲,卻不動彈。長孫無忌看向他,隻見這太監右手食指和拇指撚動不休,這已經不是在暗示,而是在明示了。長孫無忌不由氣炸了肺,什麼時候,立政殿的太監也敢找自己吃拿索要了?雖自己平日裏偶爾也會給,但那叫‘賞’,主動被索要,性質可就變了。若是高公公這個等級的內宦索要,也就罷了,一個的傳話太監,竟然也敢——
長孫無忌剛要發怒,忽然又止住了。他的動作僵在半空,隨即收回了抬起的手,改為從懷裏拿出一錠元寶出來。
“一點意思,勞煩公公了,定要一個字不差地,傳話給皇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