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擴招錦衣衛?”
李世民看著眼前的李牧,眉頭皺了起來,道:“朕聽聞,錦衣衛的人數已經超過了一千,有多少事情需要錦衣衛去做,還需要擴張?”
“陛下且不忙問,讓臣全都完,您在一並問。”李牧從懷裏拿出一個條子,李世民瞄了一眼,隻見上麵一行行的字,頓覺頭大,歎了口氣,道:“朕已經給你足夠的權柄了,你要這麼多,朕跟百官如何交代?李牧,差不多行了。”
“陛下誤會了,臣可不是為了自己。”李牧指著紙上頭,道:“第一條,招募江湖人士如錦衣衛效力,江湖人士多行走於地方,也就是所謂的地頭蛇,有他們幫朝廷辦事兒,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而且加入錦衣衛統一管理之後,也會少很多民間的私鬥發生。”
“第二條,今年大唐礦業即將開新礦十八處,地方上來負責采礦,裏頭貓膩太多了。別的不,就是數目與賬目,朝廷都不能掌握,這些不能掌握,稅收如何計算?若隻算地方上報的數目,朝廷可是要損失一大筆錢,這些錢不消,肯定是進了大唐礦業的那些門閥大族股東們的兜裏,因此上,必然要派出一些人作為監察。”
提到錢,李世民就認真起來了,道:“你的意思是,會有漏稅的行為?”
“必然是有的。”
“讓錦衣衛去監察?”
“當然不行!”李牧搖頭道:“錦衣衛魚龍混雜,做事尚可,這錢財的事情,如何能交付在他們的手上?”
“那你的意思是?”李世民微微蹙眉,很快想到:“你想讓太監——不行,不行!”
“如何不行?”李牧反問,李世民直擺手,道:“你又不是不知道,太監,無根,對錢財方麵,更加貪婪。讓太監去監察,朕怎能信得過?”
“陛下,太監真的無根麼?”李牧手指向下指了指,道:“太監的根,就在這宮牆之內。不管他貪或者不貪,隻要有一日,陛下想讓他回宮,他就必須得回來。回到宮牆之內,貪得再多,也是陛下的。”
“這……”李世民猶豫道;“若朕不曾察覺呢?”
“底下哪有不透風的牆,陛下不要忘了,太監也不是鐵板一塊。”李牧的嘴角微微勾起,道:“有東廠,還有個西廠。陛下可讓東廠駐外,西廠主內。許西廠調查東廠之權,若東廠太監有任何不軌之舉,不用陛下動手,西廠太監就會去處理了。”
“還是不行。”李世民搖頭道:“西廠管東廠,那西廠誰來管?”
“自然是陛下最信任的太監——高公公莫屬了!”李牧理所當然道:“高公公對陛下的忠心,有目共睹,不信陛下現在把高公公叫進來,讓他為陛下而死,他一定立刻就抹脖子。屆時陛下控製東廠西廠就簡單了,隻需要高公公一人的忠心就行了,多簡單啊。”
“這、”李世民琢磨了起來,高公公的忠心,他是不懷疑的,可是高公公死了之後呢?李世民腦海中浮現出一些人選,似乎也並非沒有替換之人,但他也沒有馬上答應下來,而是看向李牧,道:“你又在幫高幹話,你倆之間——”
“陛下千萬別誤會。”李牧輕笑道:“高公公是什麼樣的人,陛下比臣更加了解。就算今臣幫了他再多的忙,明日陛下讓他去殺了臣,他也一樣會殺的。臣此舉,真的單純是為了讓陛下掌控住下礦脈而已。陛下,礦產為興業之本,若讓門閥大族掌控手中,於國家可是極為的不利。”
見李世民還在猶豫,李牧又補充道:“不過就是太監而已,陛下若不放心,不妨先試試看,一旦出現不良後果,立即停止便是了。隻要局麵在掌控之中,及時撤回也沒多大損失,不是麼?”
“有理。”李世民終於點頭,道:“朕準了,不過你要答應朕一件事兒。”
“陛下請。”
“你先把你的事兒完,朕這兒不著急。”李世民示意了一下,李牧遲疑了一下,但轉念一想,也沒什麼可擔憂的,便繼續道:“第三條,陛下,是時候改民部為戶部了。同時,臣也請陛下允許錦衣衛獨立出內務府之外,成為一個單獨的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