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公平公正(1 / 3)

正文

程咬金挑了下眉,笑了,他明白李牧的意思,但他現在不能接茬。因為他不是一個人,而是代表了程家。程家也不是他一個人,他有六個兒子。他奔忙到頭,還不是為了自己的六個兒子麼?他雖然與李牧親近,視他為子侄,但遠近親疏他還是分得清的。

李牧如今的風頭一時無兩,卻並非是一點兒危機都沒有,前些日子的事情,給他提了醒兒,李牧的才能已經引起了皇帝的忌憚,把程家綁在他的身上,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情。

古往今來,賢臣不得好死的太多了。不是因為他做錯了什麼,而是因為他做的太好了。當今的皇帝,是一個明君,文治武功都是上等,但即便是這樣的君主,也壓不過李牧的鋒芒,那麼等他百年之後,新皇登基,李牧羽翼已豐,必權傾朝野,倘若有了不臣之心,江山更替,隻在一時。

沒有一個皇帝能夠無視此等隱患,再賢明的君主都難以避免。

“那就等著吧,你子有熊心豹子膽都不敢做的事情,我這麼大歲數了,還是謹慎點吧。”

李牧聽懂了程咬金的意思,也沒什麼,笑了笑,便扯開了話題。

……

是結黨自保,可結黨,有那麼好結麼?

李牧自忖與程家的關係算是不錯了,但是今才剛表露出一點意思來,程咬金便打了哈哈——但李牧並不怪他,程咬金有他自己的難處,那麼大一家子人,李牧能理解。

可是,若沒有程家的實力,李牧也犯不著跟他結啊。但若有程家的實力,還義無反顧地跟自己結黨了。一家兩家還好,若是有那麼三家五家,李牧苦笑一聲,心道,這不就是準備造反了麼?自己是李世民,也不可能視而不見。

好像怎麼都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解決辦法了。

其實仔細想來,李牧和李世民之間,也沒有什麼所謂的仇怨。三個字可以概括,‘想多了’。好像也就僅此而已,即便是因為身世的問題,如果雙方能夠坦誠,彼此信任,開誠布公,好像也沒多大事情。因為李牧知道自己不是李牧,他也根本沒想過要為李建成報仇。

但問題是,他了,李世民會信麼?下人會信麼?

殺父之仇不共戴,是個人都會下意識地覺著,如果李建成有後人,不可能不為他報仇。

“老子是真的就沒想過報仇啊……咋才能信呢?”

……

李牧本想快點回洛陽去,但長安這邊兒的事兒,卻一直都處理不完。

內務府交給了太子,李牧本以為可以清閑,但李承乾對內務府一無所知。東宮的屬官們,倒是有些能力。但他們想染指內務府,卻是萬不可能的。內務府十局在這一點上意見統一,那就是,內務府必須有其獨立性,不可成為東宮附庸。他們都是李牧親手‘栽培’的人才,心裏頭自傲的很。內務府的事情,別是東宮的屬官,就是三省六部的大佬,讓你們來做,你們做得來麼?這不是官大官的事兒,純粹就是能力問題,啥也不懂就少話。

可是對東宮的屬官來,不話他們又憋不住。內務府的重要性,他們非常清楚。內務府歸了太子,就是日後太子的根基,這根基,還是掌握在東宮手裏妥當。若把內務府比作一個的三省六部,東宮的屬官們,便自視是尚書省,是中樞,是大腦,六部得我們管著才行,否則日後太子登基了,誰才是謀劃之臣,誰才是從龍之功?到頭來不是白忙活了麼?

雙方為此,爆發了不少矛盾,公公有理,婆婆有理,鬧得不可開交。李承乾搞不定,隻好找到李牧,趕著他在工匠坊的時候,把他堵在了坊門口。

李牧早就聽這檔子事兒了,他已經決心把內務府交給李承乾,內務府的事情便是打算不管了的。但現在被人堵在了坊門口,周遭這麼多人瞧著,不管又不行,心情已經煩躁到了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