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花開》在內地上映後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國內第一大官方報紙《人民時報》以罕見的高規格在頭版上刊登了電影的劇照,並發表了評論。
“著名華人導演張凡在榮獲5項奧斯卡電影金像獎的影片《與狼共舞》中,深刻揭露了美帝國主義殖民者打著開拓西部、傳播所謂“文明”的幌子,對熱愛和平的印第安人民進行瘋狂的掠奪和血腥的屠殺。而在這部與內地合作的電影裏,他又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偉大的山村青年女教師,謳歌了千千萬萬個如同丁香一樣戰鬥在一線上的教育工作者們。同時,也表達了對貧困地區失學兒童濃重的人文主義關懷。”
除了《人民時報》頭版刊登以外,國內外多家媒體以及評論員都針對《丁香花開》作出了正麵的評價。一時間好評如há,觀影入流。
看完影片的觀眾都為丁香的事跡所深深感動,也對貧困山區艱苦惡劣的教育條件感歎不已,全國各地的人們自發組織起來向那些山區的孩子們捐款捐物。
學生們像電影中的情節那樣,紛紛找出自己以前的課本,連同家裏新買的作業本、鋼筆、文具盒、書包,甚至是父母才買給自己的新衣服,一起帶到學校,交給了老師,希望能幫到那些山區的朋友們。
甚至還有不少熱心群眾找到當地的電視台、報社,詢問怎樣彙款給影片最後出現的“丁香助學基金會”。
各地的民政部門、教育部門、廣播電視部門、新聞媒體,以及各企業廠礦都收到了大量的捐款和物資,這些消息迅速反饋給了上級部門。
在京城戒備森嚴的西苑一個會議廳裏,一位jīng神矍鑠的老者正坐在主位上,聽取著桌前各個部門領導討論著一項項的相關議題。花白的頭發梳理得一絲不苟,額頭上淺淺的皺紋,還有那雙永遠笑眯眯的眼睛,讓人覺得他是個和藹可親的老人。
等今會議的議題進行得差不多後,會議室裏的氣氛也沒有之前那樣嚴肅了。一直沒有話的老人開口道:“同誌們吶,下麵我就隨便聊一聊,昨我在放映室看了一部電影,給我得印象很深啊。”老人口中的就是西苑裏專門用於內部觀摩的放映廳。
眾人都停下了討論,仔細聆聽老人的講話。
“影片裏有個叫丁香的女娃娃,剛從大學畢業就離開了京城回到家鄉,還主動申請到大山裏頭當個山村老師,不計個人得失,不貪圖享受,很了不起嘛。”老人的普通話裏帶著濃濃的巴蜀口音。
“這部電影估計在座的不少同誌都知道。楊呀,你是怎麼看這部影片的?來,談談你的想法。”老人問著坐在自己旁邊的秘書長。
楊秘書長想了想,恭謹地出了自己的看法:“我覺得電影很有真實感,片中女教師的感人事跡值得我們學習,另外還突出了山區教育事業的險難環境,也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老人點點頭道:“是啊,這個女娃娃為了山裏的娃子們做出了這麼大的貢獻和犧牲,以前我們有句話是怎麼的?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這位同誌就是個好同誌嘛。我們的黨章有明確要求,黨員必須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前不久我聽到了一些不好的話,我們有些地方上的個別幹部,脫離群眾、貪圖享樂、還大搞官僚主義、特權主義,這是要不得的,必須堅決杜絕,這種風氣是決不能長的。我看吶,是該讓我們的幹部群眾好好地認真學習一下了。”
“宣傳部那邊有什麼看法?”老人轉向宣傳部長問道。
“是這樣,我們部裏也認為影片對山村教師塑造得很成功,給我們教育戰線上樹立了一個不可多得的榜樣。不過呢,有的同誌認為片中過分強調了落後地區的貧困生活,擔心在國際社會上會有損我們國家的形象。”
“哼!難道這些情況不是真實存在的嗎?是我們的麵子重要還是群眾利益重要?我們的黨員幹部,就是應該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出現了問題,要敢於承認、敢於麵對,要想方設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遮遮掩掩的,那像個什麼樣子嘛?”老人眼裏閃過一絲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