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蓮符之謎(1 / 2)

兩個月後,和氏璧現,當世大能悉數匿蹤。

鬥海之底,水晶宮內,三位神人高居講經台上。優曇居中,蓮台禪定。鴻鈞、歸一列其兩翼,靜坐蒲團。台下三十四人,皆為三界巨擎,此時無不翹首以待。

“當年先師入化之前,曾遺一枚三sè符文,於造化玉碟之上,謂之蓮。”

“其符,為綠符之上擎出三枝,中間一枝為紅符,左右兩枝為藍符。可惜我等弟子四人,冥思數載,仍不能解開此秘。”

“於是,我們分而取之,我得墨師兄得鴻鈞師弟得右旋歸一師弟得左旋並由此相約,各自閉關體悟,十年之後,再聚合道。”

“可惜後來,隻為一些瑣事,致使我等四人遲遲未能赴約相聚。卻各自根據體悟心得,自成一家,是為佛聖。”

“正因我等未能合道,故而四家修煉同源異途。由玄入真,仙家為丹元,聖家為玉種,俠家為劍心,而我佛家為舍利;離地行,也有青雲直上、霞舉飛升、踏碎虛空和蓮台接引之不同。”

“最初,我等修為殘缺,尚不自知。直到停滯準神之境多年,卻遲遲不能步入神境。於是乎,才相約鬥海,論道數月,終有所悟。”

“完整之道,應以玉為媒、以蓮為引,以我為基。集地英華之氣,曆經九凝,結為玉蓮子,由玄入真;再將玉蓮子,曆經九轉,生出玉蓮藕,由真入神;最終玉蓮藕,曆經九變,衍為玉如意,由神入化,人合一。由玄入真,曆真劫,七暈生體輕若煙;由真入神,曆神劫,五氣朝元光明現;由神入化,曆化劫,三花聚頂秋月圓。”

“我等蓮引殘缺,故由玄入真,所結並非玉蓮子,注定不能再進一步。於是,我們決定融道,果然一舉成神!”

“雖然世人,仍把喜歡稱呼我們神仙、神聖、神俠、神佛。其實入神以後,已再無四家之分!”

優曇神尼娓娓講來。

“原來如此,若想入神,需先融道!”靈寶尊恍然大悟,“既如此,又為何不四家合一?”

“一旦合道,修煉極難,非大毅力不能寸進,不若先分而後融!加之墨師兄早早化逝,四家失衡,故而遲遲未決!”優曇神尼歎道。

“前輩,不知我等靈修者是否也能參與融道?”南明眠月忐忑問道。畢竟,自五大神王之後,靈修者便再也無人能突破臻境,踏足極境。借道入神,也許是他們最後一絲希望所寄了。

“當然可以,這也是融道衍生的一個神奇妙用!”優曇神尼頷首笑道,“任何心境圓滿者,不論靈修、德修,均可參與。而且一旦融道完成,便都是同道中人!”

起靈修、德修,其實與道修大同異,隻不過它們修煉的並非道氣,而是原始靈氣與功德之氣。靈修的臻境、極境以及德修的乘、大乘,與道修的真境、神境也幾近同步。

不過,兩者修行起來卻極為困難。德修無劫,但進境緩慢;靈修劫重,以致人丁稀少。與之相比,道修便顯得極為穩步。當然,最重要的是,道修在神境之後還有化境,而靈修、德修卻是前途無路。

這一切,都使得道修興盛無比,不可阻擋地成為了修行的主流。即便是靈修、德修,也在不覺然間為之同化。以致真境、神境這些道修術語,也被它們吸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