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楓走了,但他對伍啟航帶來的影響卻一直延續著。
雖然生活少了誰,還依然是生活,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該狩獵的狩獵,該看書的看書,該習武的習武,當然了,該取媳婦的照樣取媳婦。
但對於伍啟航來,從此生活中多了一樣事情,就是習武。
每早晨,就獨自去翠竹林習武,有父親提供的黃階的基礎功法,各屬都有,孩子沒有定型,自然要好好的開發一下他的本身的武屬且他們家的條件也不是特別好,不可能像一些大家族一樣,一出生就測試了所有的東西,安排了以後的發展道路,所以伍啟航隻能從基礎做起,一樣一樣的苦練著,從林楓走後的第一,風雨不辭,每早晨到中午都是他修煉的時光,雖然枯燥,但在這個偏僻的山村裏,也唯有練武和看書是他最大的娛樂了,他也漸漸地從練武中體會到了有別於看書的樂趣。
比如他的力氣忽然變大了,可以很輕鬆的幫母親劈材挑水,這讓他很高興,終於能幫到母親了。
而他的父親伍忘仇對他抱有了很大的希望,既然兒子的賦這麼好,不能埋沒了,雖然伍啟航一直都沒有看出來,隻是覺得父親對他非常嚴厲,每個月初都會給他定製一個修煉的目標,月底就會檢驗,達到了目標也沒有任何鼓勵的話語,隻是淡淡的一語而過,告訴他要繼續努力,而一旦沒有達到目標,父親的神情就會非常失望,自從第一次看到了父親眼中的失望後,伍啟航就再也沒有讓父親失望過,一直鞭笞自己,始終保持著穩定的進步。
孩子就是這樣,世界對於他們來非常簡單,就是母親的飯菜,父親的笑容,自己的書,和該練習的武。
當然,對於伍啟航來,醫藥丹草類的書籍還是他的最愛,特別是林楓留給他的丹道窺徑和百草經,裏麵博大發人深省,往往能讓他融會貫通,以前看書時的疑惑漸漸地明白了,唯一遺憾的是以他們家的條件,目前對他而言一切都是理論。而那部破刀譜倒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隻是按部就班的練習。
畢竟,對於一個從不喜歡練武的孩子來,能夠因為一件事情,重頭開始練習武術是一件非常困難和需要毅力的事情。盡管伍啟航將練武當成了一項重要的任務,始終有條不紊的完成去父親的計劃,但相對於他的賦,對比一些大家族的孩子來,他的進步依然是慢的可憐。
不得不,對於山裏的人來,最重要其實是生存下去,而伍忘仇也是如此,一年四季在山裏奔波,每都是早出晚歸,有時甚至幾都不回來,與孩子一直都是聚少離多,他是個好父親,卻不是一個好導師。
一年的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伍啟航的個頭因為練武長高了不少,渾身的肌肉也顯出了一些線條,整個人也黑了不少,不再是以前那般文弱的樣子。
而鑒於伍忘仇沒有那麼多時間來教導伍啟航,他的父母也開始為他進入初級武堂準備起來,畢竟他已經八歲了,這一年來的進步在父親眼中是巨大的,很難想象一個沒有什麼武勁的人,一年修煉就可以產生三牛的勁力,以這樣的賦進入初級武堂是很輕鬆的事情,正好兒子也對練武也有了極大的興趣,所以這個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兩人都認為這是一個對孩子來最好的決定,做父母就是要為孩子考慮多一些,所以在決定後,直接告知了伍啟航,三後將隨父親一起去翠竹鎮裏的初級武堂報名。
伍啟航有些不解,但他是個懂事孝順的孩子,並沒有質問父母,而是把問號放在了心裏。畢竟對於一個從未離家超過十裏的孩子來,鎮上有些太遙遠了,就如同當初宗穎跟他,有時間來鎮上找她玩一樣,他當時的感覺就是鎮上是哪裏?而如今他就要離開父母,去一個對他來完全陌生的地方,他很惶恐,但又不能出來,因為他怕父母生氣,他也從村裏的其他在鎮上的武堂修煉的大孩子那裏聽過了一些,鎮上的初級武堂學費很高,他父母把他送去顯然是想讓他好好的練武,出人頭地,隻是他不明白的是,練武為什麼一定要去武堂,在家裏不是一樣嗎?
帶著疑惑和一絲絲惶恐,作別了母親,緊記著母親叮囑的話,伍啟航就背著行囊隨著父親一起踏上了他人生的第二站:翠竹鎮。
隨著父親一步步的往鎮上走去,許許多多新鮮的事物一一浮現在他的眼前,比如雜貨店,裏麵就有許多他沒有見過的東西,人流量也比村裏多多了,來來往往的人群,接踵摩肩,而路邊香氣四溢的吃館,也讓他口水直流,但父親沒有話,他不好什麼。孩子總有著讓人啼笑皆非的靦腆,特別是對於伍啟航這種第一次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