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九王之亂(1 / 2)

;

齊哀帝三年,陳王在青州造反,青州在大齊最東邊,緊鄰大海,自古以來就是出產海鹽的地方,雖然比不得中州和江南繁華,但也比其他地方好的多。再加上彌勒教做亂的時候,青州地處偏遠,被禍害的最輕,而胡人南下的時候,根本沒有照顧到這裏,因此青州比起其他北方州郡來,實力算得上是很強的。

這次陳王造反,朝廷並沒有多重視,新帝以為隻要平叛大軍一到,叛亂定然堅持不了多久。

齊哀帝三年五月,新帝下旨,以靖東將軍為主將,領兵十五萬北上青州平叛。平叛軍初期勢如破竹,一路進逼青州城下。

六月,平叛軍圍青州城,陳王叛軍殊死抵抗,平叛軍數次攻城皆被擊退。無奈此時平叛軍所帶糧草不足,靖東將軍不得不下令,軍隊停止進攻,等待後續糧草。

六月中旬,中州梁王,涼州秦王,幽州燕王等八位王爺響應陳王發動叛亂。叛軍截斷了靖東軍的糧道,同時攻城略地,一時聲勢浩大,史稱九王之亂。

六月下旬,靖東軍糧草耗盡,大軍終於潰散,叛軍趁機發起反攻,平叛大軍徹底被消滅。

隨後各路叛軍迅速出兵占領了北方除西涼之外的全部州郡,至此,北方大部,皆為叛軍所有。

7月中旬,九王齊聚中州,歃血為盟,以“誅奸邪,清君側”為名,集兵三十餘萬,號稱百萬,分三路向江州進軍。

這時,整個朝廷徹底亂了,一眾大臣不知所措,新皇屢屢問計皆不可得,最後新皇不得不請求皇太後出來主持大局。

八月,太後垂簾聽政,宣布九王為叛軍,號召下英豪共誅叛賊。並且下旨懸賞九王及一眾將領的人頭。

九月,太後下旨複起逃回來的靖東將軍為平叛大元帥,鞠然為軍師,領兵三十萬前往嶽州抵禦叛軍。

九月中旬,鞠然以叛軍驕橫自大,輕浮無備,向平叛大元帥獻火攻之計,一舉擊敗叛軍前鋒。至此,雙方相持於嶽州,東川一線,暫時誰都無法取得優勢。

十月,太後下旨,命靖西候李宇率軍平叛,並且許諾如果能夠進攻秦王老巢,涼州,就封他為西涼王。而李宇以西域作亂為名,主力已西進平亂,拒絕出兵。

而此時,西涼軍主力早已經攻入西域了。

西涼軍的到來,打了車前國一個措手不及,車前國不得不向其他西域諸國求援。

西域諸國雖有攻守盟約,但出兵的事情過於重大,大家都要商議一番嘛。不過等大家商量清楚究竟誰出兵多少的時候,車前國都城被西涼軍攻破的消息如驚之雷,徹底把他們鎮住了。

車前國在西域也算一個中等大國,其常備軍有五萬多人,全國動員的話,能夠集兵十餘萬。奈何西涼兵攻擊速度太快,沿路城池都不能阻攔其分毫,短短十多,車前國都城就被圍住了。最後都城的圍牆在一聲巨響中倒塌,隨後西涼兵主力進城,車前王投降,車前國滅亡。

西涼兵如此強悍的攻擊力,把西域諸國都給嚇住了,諸國一麵集結兵力前來阻攔,一麵派出使者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