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生,許是他們都是有緣無分的,父皇死之後他就登上了皇位,隻不過自先皇後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人走進他的心裏,再也沒有側封任何一位皇後。
他就這樣默默的在時光裏懷念她,懷念以前跟她在一起的日子,當時連佑遠又覺得自己真的是太無恥了,也太渣了,更多的就是虛偽。
她還在世的時候自己對她不聞不問,當他失去的時候卻默默的懷念她,最後他覺得自己對悠清的想念一定是對她的恥辱,所以後來默默的就將她當作了一個禁忌。
後宮之人以及朝中所有的人都不會提及“尹悠清”三個字,那是他心中的禁忌。
尹家被下令斬殺之後牽連也是非常多,連佑遠為了保護自己唯一的血脈,也許為了保住尹悠清與他唯一的孩子,所以他將這孩子送去了瀾殤國祖籍地:金炎沙!
然後他又默默的暗示穆國公把他的嫡長子一同送過去,希望他以後不會讓自己失望,也但願他在那邊能做出自己的一番所為。
坐上皇位之後他理應的也有了別的女人,當時連佑遠並不想,卻也耐不過眾朝臣的三番兩次的諫言,他本想為悠清守身如玉,可是她都已經死了,無論如何都得不到她的原諒了。
朝臣的諫言讓他心力交瘁,所以最後充盈後宮,後宮的女人很多,可是沒有一個人是真的像她的,這些女人也許在某一個位置很像悠清,可是這完完全全不是她,沒有一個人跟她一樣,就連氣質都沒有跟她一模一樣的。
這時候他才知道尹悠清是真的從他的世界裏消失了,這個女人他喜歡亦愛,也是唯一一個他最為深愛的女人,也是他最對不起最愧疚的女人。
她陪著自己度過最艱難的日子,可是自己卻負了她,又殺害了尹家所有人。
外人看來他是特別討厭尹悠清的,或者是不喜歡尹悠清這樣類型的,此前與她琴瑟和鳴不過是因為後來的日子,也不得不與她虛與委蛇,所以那些獻給他的女子大多數都與尹悠清不同。
這也有相同的類型,他也隻是隨意的瞟了一眼,然後隨便的挑了幾個,其他的自然放出了皇宮。
他知道他兒子不會喜歡的,因為沒有人可以代替他的母妃,送他去金炎沙之後,他又默默的幫他養下鎮幽十七衛。
許是對他的愧疚也是對他母親的懷念,他沒有辦法對這個孩子狠心,所以日後的帝王自然是他的,也隻會是她嫡長子的。
除了連殤煜,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配得上這個帝位的人,後來他也有了別的孩子,可是最在乎最喜歡最愛的還是連殤煜,否則當初就不會把他送去金炎沙了。
當他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他袖手旁觀,不過也是為了掩人耳目,後來他也拐彎抹角的懲罰了其他的孩子。
別人都說他最寵愛的是溫寧長公主,是嗎?當然不是,他最愛的還是他的嫡長子,那是他跟最愛人生下的孩子,溫寧長公主也不過是一個掩人耳目的擋箭牌。
如果沒有溫寧長公主,嫡長子遇到的難事更多,當連殤煜回到暮幽城自己見到孩子的時候,沒有在他眼中看到恨,也沒有看到怨,隻有平淡的冷漠的。
連佑遠剛知道他要回來的時候是特別驚喜,可是又不得不默默的隱藏自己喜歡他的這份心,看到他冷漠的眼神連佑遠的心是很痛,可是他也知道,孩子在心底裏麵把他當做了一般的人,沒有像他母妃一樣的看重。
他想了想,罷了罷了,隻要他平平安安的就好了,鐵杵磨成針,他也是想將這孩子練成一代帝王,堅韌不拔的帝王。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轉眼間孩子長大了,他以為自己能夠忘記那個女人的,卻沒想到她的一言一行依舊存在自己的腦海中。
當時想起她的時候是在七巧節,那天他在宮中處理奏折,得知今日是乞巧節的時候就有一位妃子纏著他要出宮去看看,他當時也覺得在皇宮中挺無聊的,於是就答應下來。
這麼多年以來暮幽城沒有改變,一到了節日的時候就會變得非常的熱鬧,晚間霓燈泛濫,人來人往,街上走得的情侶手牽著手,嬉笑歡顏,真是一番熱鬧的場景呀。
他看著這歡喜的場麵一點點都歡喜不起來,多年以前,悠清還在自己的身邊也是跟自己一起走在街上的,再想的久遠一點,當初他也是在這裏遇到了什麼人,然後她嫁給了他,最後卻丟了自己的命。
很多人都知道他不喜歡尹悠清,可是很多人也都不知道他對尹悠清是一見鍾情,奈何將仇恨放在了最前麵,雖說仇恨在前麵,可他也舍不得傷害她,所以最後才選擇了冷言冷語想讓她放棄自己。
可讓他想不到這個倔強的小女人卻如此的深愛自己,連佑遠站在原地默默不語,也不知道站了多久。
身邊的妃子也知道他的心情,不高興的時候就不要去招惹他,他若是高興了才可以嬉鬧一番,如今眼下這樣的場景明顯是不高興的,所以隻能默默的跟隨在後麵,不言不語的,倒像是一個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