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就快到了國際勞動節舍裏的同學們都忙了起來。有的在忙著上街購物,準備回家的禮物;有的忙著整理行李,何況畢業臨近,一些無法帶的或沒用的東西都要處理掉,能買的則買,不能買的或送人或扔掉。
王波他們宿舍裏,董晨曦也在整理他那隻大皮箱,床上堆了一大堆垃圾。忽然,他揀出二張二年前購買的工業基礎建設券,扔在一邊,也許是他手勢太重,其中一張工業基礎建設券輕飄飄地落在下床的王波臉上。王波揀起一看,見是一張十元麵額的工業基礎建設券。他有個愛好,就是對不懂的東西終想千方百計地去搞懂他,直到明白方肯罷休。這不他又對這紙片產生了興趣,認真的研究了起來。正麵研究了一番,翻過來再仔細看了看背麵的明,南方省人民家群眾銀行南方省分行監製月發行月到期,全省各地群眾銀行統一兌換,便大叫起來:“二哥,這工業基礎建設券也是人民幣呀,已經到期,可以到銀行兌換。”
董晨曦一聽,瞪大了眼睛,不相信地問道:“現在可以去銀行兌換人民幣?真的嗎?工業基礎建設券,當時簡稱工建券,是二年前學校強行攤派購買的,由於王波家裏窮,買不起,老二幫他代買了1時,南方省報請國務院、國家群眾銀行同意,在南方省發行十元麵額的工業基礎建設券,為建設一批國家急需發展的大型企業集資。南方鋼鐵廠、南方水泥廠、南方自行車廠等十餘家大型企業就在這二年建造起來的,這實際上也是國務院在今年行國庫券的一次試點。當時南方省委層下發通知,要求全省人民踴躍認購。也許對這個新社會的新生事物,不但老百姓沒有年息投資意識,就連領導們也沒有這個遠遠高於銀行利息的投資意識,為完成任務就強行攤派了。
“工建券上麵明明寫著,當然可以兌換啊。”王波振振有詞地道。
其他三人一聽也趕忙翻箱倒櫃地找了起來,四人共50元工建券。王波就道:“反正沒有事,我去銀行跑一趟吧。”見大家不置可否,就樂顛顛地跑去銀行兌換工建券去了。
王波到群眾銀行窗口,怯怯地遞上五張工建券。接待他的是一位0多歲的大姐,隻對這五張工建券稍微看了下,就給他兌換了60元錢,還對邊上另一名服務員笑著道:“這工建券也已到期四個多月了,這還是第一個來兌換的。”
王波拿著兌換來的60元錢,想著那銀行大姐的一句話,忽然發現了一個商機,這工建券的價兌換或許藏著巨大的利潤空間。記得那時發行工建券時,上麵要求按單位人數落實購買,一些單位領導就強製攤派,大多數單位怕落實不了,就動用金庫集體購買。他想,如果趁現在人們對工建券還沒真正了解之前票麵價格收購,再從銀行以換,其利潤則相當可觀了。
王波想著,立即付諸實施。他轉身返回銀行,用溫衛兵給的存折取出了一萬元,放入軍挎包內。想了想,坐公交車去了錢江市第二棉紡織廠,這第二棉紡織廠是該市的一家國有大型企業,有千餘名職工,早年也曾輝煌過,但這幾年逐漸在走下坡路。
王波進廠區時到沒費什麼周折,隻亮了亮學生證,是實習生便被放行了。去廠財務科到費了不少周折,問了幾個人之後,才在廠後麵的一幢辦公樓裏找到了掛著財務科牌子的辦公室。王波敲了敲門,得到許可後,才探進門去問道:“請問科長在嗎?”
辦公室內坐著五個人,兩邊各二張桌子。中間最後麵的一張桌子上,坐著的一位戴眼鏡的中年人見問,就抬起頭來詢問道:“有事嗎?”
“我是銀行來兌換工建券上門服務的等價兌換。”王波一臉笑容。
“工建券?”那戴眼鏡的中年人疑惑地問道。
“科長,保險櫃內還有一萬多元工建券扔在那裏,有好幾年了吧?”坐在前排左邊的一位三十來歲的大姐提醒科長。
起來了,是有好幾年了誌,你坐,你們銀行現在服務真周到,還上門服務了,感謝!感謝!”科長馬上熱心了起來。
“是啊,當年國家有困難,大家踴躍認購工建券可嘉啊。如今銀行上門服務也是應該的啊。”王波唱起了高調。
這時,那三十來歲的大姐已經打開保險櫃取出工建券數了起來,不一會兒就點完,共一萬零三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