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鋪路(1 / 2)

() 慶縣是南方省最西邊的一個山區縣,隸屬於麗都行政專署。這個名稱現代人聽起來有點怪,相當於現在的地區一級的市。慶縣也是麗都行政專署下轄的11個縣中最貧窮的一個縣,所謂“九山一田,吃飯靠木頭”,指的就是慶縣。

慶縣現任的縣委書記田先鋒是一個老八路,據他年輕時大名叫田狗蛋,參加八路軍後,因他打仗時不要命似地衝鋒在前,指導員就為他改名田衝鋒。當年作為副團長的他率部解放了慶縣,就被留下來擔任慶縣縣委副書記。由於他文化不高,或許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反正這三十多年來,隻升了一級,當然這也擋不了他仍是慶縣一不二的太上王這個事實。如今他應該在二個月前就離休,可省委組織部遲遲未決定新任的縣委書記,也隻能堅守崗位。他是一個原則ìng很強的人,雖然也推薦了縣長金大朗,但省委組織部最後決定新任的縣委書記是省建委規劃處處長許明時,想反正省委組織部要找他離休前的例行談話,順帶見一見這新晉的縣委書記,就立即趕到省城來迎接。

昨下午,省委組織部和他談了話,對其任上的工作給了很高的評價,當然他也知道組織部在這個時候的評語是一點也不會吝嗇的,可最後還給他解決了副廳待遇,使他高興了好一陣子。尤其是晚上省委書記李默然還邀請其去家裏吃晚飯,更使他有點受寵若驚了。

在省委書記家裏當然見到了大公子李劍鋒,二人雖有代溝,倒也交談甚歡,未了,李劍鋒還殷勤邀請二位新老書記去南方大酒店見麵,見李書記不反對,也就欣然應允。

這晚上六點不到,他坐著縣委的那輛四開門吉普車來到南方大酒店門口時,見李劍鋒和一位年青人已站在門口迎接他時,對這大公子低調和平易近人的態度更有了好感。

不一會兒,新任的縣委書記許明騎著自行車也到了。王波見這位新書記大概也就45歲左右,一米七零的個子吧。一張平淡無奇的臉上,隻有那一對眼睛顯得格外明亮和狡黠,明顯是一個個ìng很強,心智很高的人。

四人在包廂裏落座以後,李劍鋒便逐一作了介紹:“這位是田書記,田先鋒;這位是許書記,許明。兩位先認識一下。”

王波想老大畢竟是世家子弟,這看似簡單的介紹,卻隱含了三層意思。一是兩位都是書記,可以平級相交;二是不以新老區別,對雙方都是尊重。因為“新”,代表資曆淺,威信不高,“老”則代表將失去權力,成為一介平民;三是在書記職務後麵加名字既是一種尊重,又維係了他這位世家公子的身價。想到這裏,王波不禁搖了搖頭,自己要學習的東西還真不少。

許明一聽“田先鋒”三字,馬上知道對麵坐著的是即將離任的慶縣縣委書記,趕忙站了起來,恭恭敬敬地向田先鋒鞠了一躬:“啊!田書記,我是來乘涼的,以後請你多關照,”

田先鋒雖然沒什麼文化,但大樹底下好乘涼這句話還是聽過的,也明白了他的意思,感到很受用,對這位即將到任的新書記也有了一點好感:“嗬嗬,許書記年輕,一定比我幹得更好。”

王波想這田書記雖然是大老粗,但畢竟是官場混得久了,一句年輕既是讚許,又包含了尊老愛幼的意思,顯示了居高臨下的氣派。

許明豈能聽不明白,忙盡量放低身價:“是啊,我是第一次去縣裏任職,兩眼一抹黑,還望田書記多多關照啊。”

李劍鋒這次在其爸爸示意下,請慶縣的二位新老書記來這裏聚餐是為了將王波隆重推出。當然他爸爸也是受顧老臨去京城時的委托,不得已而為之。可在李劍鋒眼裏這是最高興不過的事情了,為了五的前途,他理所當然應竭盡全力。此時見這二位這樣沒完沒了地謙虛下去,不知何時能完?就咳嗽了一下,以引起他倆的重視。

果然田先鋒和許明都回轉目光看著李劍鋒。李劍鋒這才緩緩地站了起來,拍了拍王波肩膀道:“向二位介紹一下,這位是AB大學的王波,也是我的同學,不久前在《群眾rì報》發表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馬克思唯物主義的觀點》的作者就是他,省委前不久在《南方群眾rì報》上的有關真理標準討論的大部分文章的執筆者。他也是慶縣人,馬上就要畢業了,謝絕了省委各機關,就想回家鄉報答父老鄉親。思想境界夠崇高吧。”他在介紹前麵二人時坐著的,這會兒站了起來,可見是鄭重其事了。

二位都是七品芝麻官,今對南方省的一號公子的邀請已經是受寵若驚了,見他這麼鄭重其事地介紹這位青年感到不可思議,便將目光都盯在王波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