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方案通過(1 / 2)

;

李光明見兩位領導都看著自己,心裏下意識地一陣抽蓄。閱讀 ..難道讓我留在這高山村,堂堂的第一副鄉長竟變相地成為高山村的村長?

還好王波為他及時地解了惑:“我看這樣吧,既然縣裏把‘農業學大寨’的試點落在高山村,總得認真對待吧。李副鄉長又是高山村的聯係人,就有你負責把這個典型樹起來,爭取在三年內成為我縣一麵農業學大寨的旗幟。這期間鄉黨委全力支持你的工作,李副鄉長有沒有信心?”

李光明審時度勢,覺得目前形勢,自己已經四麵楚歌。在關喜旺那裏已和他徹底決裂,作為第一副鄉長,日後將處處被他製掣,根本得不到好處。而在王波那裏,由於公路建設搞的虎頭蛇尾,肯定不會留下好印象。還不如跳出是非,另辟蹊徑,在縣裏的試點項目上,殺出重圍,一炮打響,或許還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再顯自己的輝煌。

他非常清楚,王波在黨委會上能打包票,肯定有把握。何況,椴樹蜜和香菇都有不錯的經濟前景,肯定效益不會低。這種不出本錢的買賣,要是搞不好,那自己簡直可以見鬼去了。

李光明在政治上雖然是牆頭草,但關係到政治前途的事從來就是狠角色,該當機立斷的絕不含糊。

在黨委會上他能立即反戈一擊,可以看出他性格上的另一麵,如今也一樣,關係到他前途的大問題,也非常果斷:“行!我一定不辜負領導的信任,在三年內把這麵旗幟樹起來。”

他看了王波一眼,又接著道:“為了集中精力帶領高山村走上經濟發展的道路,我請求辭去公路建設總指揮的職務。”

關喜旺眉頭微微地皺了皺,他有點意外。李光明在黨委會上反戈一擊,或許好理解,王波回來了,他的公路建設總指揮可以大顯身手了。可現在提出辭職,這與他的估計有點距離,這子唱的是那一出戲?

邊誌高是聰明人,他第一時間就明白了李光明心裏的九九。他當時開的玩笑,實際上也是一種變相的請戰。這也是一種摘桃子的行為,是聰明人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放棄的。

可惜剛才被關喜旺扣了一頂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大帽子,他一時猶豫了,反而被李光明捷足先登。

他如今恨透了關喜旺,盡管過去關係不錯,但這次眼見到手的大好前途被葬送掉了,怎不讓他恨的牙癢癢的。

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三年後,高山村必將在慶縣崛起。而作為高山村的帶頭人,前途將無可限量,可惜與自己失之交臂了。

徐旭敏是軍人出身,想的沒有其他人複雜。他隻是覺得萬人造田運動,勞民傷財,得不賞失。不如公路建設來得實惠,能造福萬民。

他本就看不慣李光明不切實際的花架子工作作風,見他辭去公路建設總指揮一職,覺得他總算有點自知之明,對他承認錯誤的勇氣也不禁有點佩服,同時也有了些許好感。

方大力唯一關心的是公路拓寬,對如今公路建設不上不下的局麵好不懊惱。慶北公路在北山境內差不多有事故,每年也死不少人。他這個派出所所長,在全縣公安係統考核時,僅這一項就被扣了不少分。

王波當時在鄉黨委會上提出拓寬公路的方案時,他當然堅決支持,覺得今後派出所可以打一個翻身仗了,再也不會因這條該死的公路而被扣很多分。可好景不長,關喜旺搞了個什麼萬人造田運動,把公路拓寬工程變成了一個半拉子工程。而作為公路總指揮的李光明,不但將工程款劃了出去,連自己也跑到高山村去當萬人造田運動領導組副組長了。

當時,他氣的要死,真想跑去問問李光明到底是怎麼想的,無奈,王波被借調到部裏去了,他也就沒有膽子去興師動眾地問罪了。

現在,李光明要辭去職務,覺得理所當然,並以熱烈的目光,看了徐旭敏一眼,意思是總指揮是非你莫屬了。

高麗麗知道自己在鄉黨委會上的作用,她的聲音左右不了這些大神們。因此,一直來就看關喜旺的眼神行事。剛才,黨委會上,也是因為大勢所趨,不得不隨眾,也是進班子以後,唯一一次與關喜旺不同意見。

李光明要辭去職務,這和她根本就沒有什麼關係,因此也不想有所表示,隻是茫然地掃了大家一眼,隨即就去擺弄地上的那些樹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