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不少官員紛紛下馬,事情鬧的很大。
又聽聞逍遙王鬧出的動靜太大了,有官員聯名上書,希望逍遙王能夠適可而止。
不過折子卻石沉大海,京城那邊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答複。沒有要召回逍遙王的意思,卻也沒有下旨讓逍遙王接著查辦。
不過逍遙王離開京城的時候是接了旨意的,既然讓他治理一方,他本就有權置下轄地方官員。所以事情也沒停下,有更多的官員遭了殃。
百姓們倒是拍手稱快,那些搜刮民脂民膏的官員沒了,百姓們的日子都要好過不少。
而入獄的那些官員中,還有不少和前幾年的賑災案有關。三年前南方大澇,大水衝毀了很多的房屋,淹沒了很多的農田,無數百姓流離失所。
而朝廷的賑災銀卻有大半都落入了督辦賑災之事那些官員的腰包。此事一被查出,可說是拔出蘿卜帶出泥,不少官員都被牽扯了進去。
不僅是地方官員,甚至還涉及到朝中大員。
想著多少百姓因為救濟糧不足而沒了性命,這些官員卻一個個都養的膘肥體壯。這樣的官員被處置了,百姓們如何不拍手稱快?
聽到種種議論,玉忘蘇倒也在想,那位逍遙王不知是個什麼樣的人。是真的想要肅清吏治,還天下百姓一個河清海晏。還是僅僅是新官上任燒一燒三把火?
說到當前的吏治,的確是該肅清一番了。若是官府總是那個樣子,早晚官逼民反,待到天下各處有百姓揭竿而起,那時候天下便要亂了。
若真到了那樣的時候,其實受苦的還是百姓。
說真的,她生在太平年間,並沒有見識過戰爭,卻也能想象到戰爭的殘酷。多少家破人亡,哀鴻遍野。
她的確懼怕戰爭,人命如草芥,萬般不由己。
她隻祈願天下一直太平,她也可以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鬆江知府喬大人也下了獄,消息傳來,蔣家又是一番震蕩。尤其是蔣晴,幾乎暈了過去。
她撫摸著自己的小腹,一個勁的流淚。本還想著能生下個兒子來,以後在喬家也更有些地位。
可如今,什麼想法都沒用了。喬家一朝倒了,她以後又怎麼辦?
“好了,你也別哭了,日子終歸還是要過的。”蔣夫人抱著蔣晴,心下也是一片愴然。
兒子才沒了,這才辦完了兒子的喪事多少日子啊!偏偏女婿那邊又出了事。難怪晴兒當初讓女婿出麵,對楚家那邊施加壓力的時候,女婿會說管不了這個事了。
怕是那時候便知要自身難保了。
蔣家今年也不知是怎麼了,事事不順。
“娘,可我還怎麼過啊?”蔣晴哭泣的更大聲。當初被送給喬大人做妾室的時候,喬大人的年紀都可以做她的父親了,她不是不覺得委屈的。
並且還隻是妾室,她出身好,從小就沒想過有一日會給人做妾,在家裏低人一等,凡事要看主母的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