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家的人都散步在各地,有些一別就真的是永別,再難有想見之期。
“好。”焦氏點點頭,“他也惦記兩個妹妹呢!若是今後得空,他會到京城來的。”
“我們都漸漸不年輕了,還望兄長和嫂子各自珍重,勿要太操勞了。”
“孩子們的事都定了,我就沒什麼可操勞的了。我還等著老爺致仕了,能過些含飴弄孫的悠閑日子呢!”焦氏笑了笑,“妹妹也多保重,好在如今你也是熬出頭了,沒什麼可操心的了。”
他們這個年紀,兒女親事都定了,過的順暢,再有了孫子,也就沒什麼可發愁的了。
隻要孩子們孝順,今後的日子也過的和樂。
“這樣想才好,若是兄長真致仕了,一定要來京城住些日子。或者啊!等我得空出了京城,去看兄長和嫂子。”
“你若是能去,老爺不知道能有多高興呢!”
一番依依惜別,焦氏才上了馬車。玉忘蘇抱了抱君嵐,“回去吧!一路順風。”
“嵐姑姑保重。”歡歡也笑著說道。
君嵐笑了起來,揉了揉歡歡的頭,“真恨不得把你也給帶走呢!”
歡歡忽然抱住了玉忘蘇的腿,“哪裏也不去。”
“這小子。”君嵐好笑的望著歡歡,“嫂子是不用擔心他被人拐走了。”
“誰把這小祖宗拐走了,怕都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呢!”玉忘蘇抱起了歡歡,“自己珍重,等有機會再見了。”
“那我走了。”君嵐也上了馬車。博聞也上了馬,送焦氏和君嵐出城去。
看著車馬走遠了,再看不到了,玉忘蘇等人才折進了府裏。老夫人有些感慨,“這府裏的人來來去去的,倒是讓人難以適從。”
不見的時候盼望著歡聚的日子,可真的歡聚之後,又很害怕歡聚之後的孤寂。
曲終人散,人走茶涼。
到底還是隻有家裏人始終都在。
“母親怎麼這麼多的感慨呢!客人來府裏,總有走的時候。”玉忘蘇扶了老夫人,“母親若是喜歡熱鬧,那就出去逛逛,若是不想出去逛,就找了戲班子來府裏唱戲,或是找個說書先生也好。”
家裏好好過日子,自然不會時時都熱鬧。
親戚們來一些日子,早晚是要回家去團聚的,不可能長長久久的住下來。
所有的歡聚都有盡頭,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送君千裏,終須一別,不管怎樣的不舍。
而喧鬧之後,也真要收收心思,繼續過自己的小日子。以前直到林黛玉傷春悲秋,才會感慨相聚後的寂寥。
說到底,很多人都會有這個心思。恨不得一場歡宴從不會停止,親人們一輩子都相聚在一起。
可都不過是美好的願景罷了。
“我也就感慨而已,要真是那樣,哪裏是過日子的樣子?”
“哪裏就不是過日子的樣子了,母親高高興興的才最要緊。府裏什麼都不缺,自然隻求一個高興了。”玉忘蘇笑著說道。
“我看倒是不如你給我再生幾個孫子孫女的,孩子們都在我跟前啊!我也覺得熱鬧。”老夫人笑著說道。
她一直都覺得沐家的子嗣少,侯府顯得太冷清了些。
先前也始終遺憾沒能給老侯爺多生幾個孩子,阿訣自小也沒個兄弟姐妹。
到底一個家裏人丁興旺才是繁榮昌盛的樣子。如今什麼都有,也沒什麼可盼的,若是能再多幾個孫子孫女自然最好了。
“母親說什麼呢!歡歡和貝殼還小的。”玉忘蘇有些愣。其實曾經懷上小貝殼的時候,她便覺得這個孩子來的太早了些。
她到底是在現代長大的,總覺得孩子嘛,一個也行,兩個似乎也夠了,倒是沒想過要多生。
這個時代雖然沒有計劃生育這個事,可她總覺得孩子多了,她的心思就都在孩子身上了,很難再有自己的人生。
而且孩子多了,她能分給每個孩子的愛就很有限,她總怕虧待了孩子。
有些家庭,爸媽生了二胎,大寶就會覺得自己不被愛了。因為二寶還小,更需要父母無微不至的照顧,可這些,一個幼小的孩子是不懂的。大寶會覺得爸媽總圍著二寶轉,二寶總是被抱著,自己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