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上官子青和上官子賢對峙之後,上官子青便一直致力於安撫朝中大臣,上官子賢自然是不甘落後,可和上官子青比起來終歸還是差了許多。在上官子賢選擇出去偷偷的磨練之時,上官子青已經和朝中大臣處好了關係,很容易便可以得到對方的信任。
上官子賢就算是再怎麼努力,和上官子青比起來也還是差了許多。上官子青很明顯的占了上風,上官子賢落了下乘,若不能找到可以翻盤的機會,勝敗便已經很明了了。
為人臣,誰都不希望自己侍奉的君主是庸君、暴君,楚國朝廷忠臣更是不願意楚國被其他國家拉開差距。上官子賢從來都沒有想過給他們信任,也沒有給過他們一個交代,也怪不得出事的時候,站在上官子賢身邊的人隻是寥寥幾人。
剛開始的時候,上官子賢也還算是努力,再加上已故楚君給上官子賢安排了很多親信,很多事都已經打點好了,隻要上官子賢所作所為能堵的住這些悠悠眾口,那便什麼事情都沒有,登基隻是遲早的事情。隻是,發生了太多的意外,局勢早就已經不是當時的樣子了。
在朝廷重臣的心裏,覺得上官子賢隻是混日子的,他指點江山,很容易被其他國家所取代。二殿下則不一樣,雖說那會兒並不受已故楚君的喜愛,可好歹人家不愧對楚國,不愧對任何人,讓上官子青成為皇帝,對誰都有好處。誰不是為自己著想?什麼無私奉獻,那都是在生命、生活條件得到保證的情況下才玩兒的。現在這個局勢,傻子都知道該選擇二殿下上官子青,誰還會傻乎乎的去支持太子?
楚國民風開放,選擇君主都是能者多勞,是上官子賢剛開始把一切都想簡單了,總覺得時間還多,順其自然下去總會解決的,再加上有自己的父皇在,根本就輪不到他來管。萬萬沒想到,在這個當口除了這樣的意外,連父皇都已經撒手人寰,相信他可以一鳴驚人的,又真正有幾人?
就算是現在還站在他身邊的,估計也隻是覺得皇命不可違罷了,若不是有父皇在,早就已經走了吧。真正真心對他的,究竟有多少人?他雖說有些糊塗,可還是清清楚楚的知道的,這些人,有多少人是假惺惺的,以為他不知道麼?除了回溯,上官子賢也已經沒什麼人好信任的了。
還好有回溯,就算是有些可憐,至少也不會這般可憐。越來越現實的局勢,他也越來越不確定。若是真正的敗了,又該何去何從呢?上官子賢還真沒想過,自己會碰到這樣的意外,如此猝不及防,也足以毀了他這個人。
從來都沒有想過的事情,突然間就這樣發生了,不給他任何緩衝的機會,一件接連著一件。他已經覺得有些累了,隻是他的性子不允許他服軟,不允許他低頭。所以,無論再怎樣艱難,心裏再怎麼難受,也隻能強忍著,然後一直這樣堅持下去。
就算是明知道最後自己會死,也還是要像個傻子一樣堅持下去。上官子賢也越來越看不懂這樣的自己了,想要的究竟是什麼,有多想讓上官子青償命,他還真是越來越不知道了。最怕的便是,自己什麼都沒有做,然後就已經失去了,然後如此的讓他覺得慌張,卻什麼都改變不了。他不想那麼早就死了,也有很多事情沒有完成。
這是一場不想死便不能輸的局,他是越來越怕了,卻還是什麼都做不了。上官子青想要的,怕是從來都不止皇位這麼簡單,一定還有其他的陰謀詭計,就衝著這些,他也不能讓上官子青順順利利的。再加上,他答應了回溯一些事情,若是他沒有完成的話,就算是死,也不能還的。
他已經欠了父皇,不能再欠回溯。都是他的身邊人,都是相信他可以一鳴驚人的人,他又怎麼可能讓他們失望呢?該怎麼樣,自然也會怎麼樣。可以愧對自己,再不能虧欠其他人了。他已經沒有再虧欠別人的權利了,該怎麼辦就是怎麼辦,且走一步看一步是一步吧。
“太子現在可有什麼動靜?如此安靜,還真是讓人覺得不習慣呢。”
上官子青看著眼前的人,不急不慢的說著,樣子十分的悠閑。他和上官子賢,最忙的還是上官子賢,這麼多事情,一下子堆積在了一起,一定會讓上官子賢覺得猝不及防,也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的殺了他。他就是很想看看,上官子賢究竟能有什麼辦法,可以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