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迎藍的有驚無險(2 / 2)

另外,就是“我還是不相信藍雪會讓周得到迎藍,藍雪,你也是個保守的人,迎藍還有很多和你相似的地方,迎藍過不了這一關,你也過不了這一關的”,這句分析真看到了我骨子裏。迎藍如果真出事,恐怕我是第一個撞牆的人。

三、於洋

這個人在這一節至關重要,他表現出來的對迎藍的關心與緊張應該源於三點。

第一,因為迎藍。無論如何,這是他喜歡過的人,雖然後來光明磊落的放棄了,但感覺應該已經刻在心裏,並將作為美好的記憶好好保存。雖然他不能和迎藍在一起,但迎藍在他心裏代表的始終是——幹淨美好。那是他的初戀啊,他當初對迎藍的那句話:“其實容貌,你不是十分出眾。但你身上有一種很幹淨很平和的東西,很吸引人,我真的怎麼也忘不了第一次見到你時的情景,你安安靜靜地坐在陽光下,穿著白sè的護士服,真的,怎麼也忘不了。”這決定了他後來的心態:這樣美好幹淨的東西,我不能擁有了,但我會拚勁力氣去保護她,因為在我心裏,那已經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理想了。所以,如果有人玷汙了這種幹淨美好,玷汙了這種理想,不用袁朗,我看於洋就敢拿刀殺人。

第二,因為袁朗。這個不用多了,袁朗的那個電話讓他打開心結,徹底放棄迎藍,對袁朗他是相當佩服與尊敬的。這樣將女朋友交給自己的信任,足夠他視迎藍如女兒般保護。男人間的信任與友誼,力量是強大的。

第三,因為張浩波。這是一種靈感式的升華了,原本沒想到這麼深的層次的。迎藍帶他去烈士陵園,這是一種上的洗禮。他尊敬的不僅僅是袁朗,還有袁朗所代表的那個群體——站在人後默默付出默默犧牲的特種兵。這大概是他對迎藍如此關心如此負責最純潔也最關鍵的原因。人總會被一些的東西感動,從而上純潔而崇高。於洋就是如此。

寫到這裏,真是對那些我們看不到的大兵們充滿敬意,不是唱高調,是真的。迎藍在張浩波墓前的感受就是我在那時最真實的感觸。“這個年輕的特種兵,這個共和國的忠誠衛士,那些從就掛在嘴邊的辭在此時化為了最真實的敬意,融入了我的血液中”。按照這種想法寫,我都覺得這文有靈魂有高度了。這寫文章還能提升思想,進行品德教育,實在是意外的收獲。

四、周啟鵬

這個人物不討人喜歡,這一節就更不用了。大家覺得我對他的態度過於寬容,怎麼呢,我隻是按照一類人的心理去寫。他的行為源於他的家庭與出身。要什麼有什麼,所以遇到迎藍那麼冷淡的拒絕他還是會向前走,他不相信有什麼是他得不到的。結果真的得不到,就象一直考第一名的孩子考了第二名會自殺一樣,他在心理上承受不了,所以會走極端。

在我這裏,他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壞人,他隻是分不清愛情與占有,不明白尊重與珍惜,這兩樣在感情中最重要的東西。忽然想到,對我,他類似於尹誌平。當然隻是因為我知道他一定不會得逞,所以對他沒那麼痛恨。如果他真是做了尹誌平,隻怕我是不會寬容他了。

他給迎藍上了最難忘的一課,迎藍因此而迅速成長,能和袁朗站到一起。

這三個人,袁朗,於洋,周啟鵬,代表的是三種人,我們在生活中會見到的三種人。本著人特點,本著我對人的認識,就成了現在這段——迎藍的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