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淞滬大會戰五(2 / 2)

由從浙江、福建方向調集而來的八集團軍、第十三集團軍、第十四集團軍約十一萬多人,組成右翼軍,由張發奎任總司令。

三路大軍總首先由原本就駐紮在上海地區的中路軍第九集團軍張治中部於九月八日晚率先對盤踞在虹口日租界的日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隻可惜,日軍早就有防範,一來,國民黨的連日調軍已經使日軍有所察覺,二來,日軍潛伏在國民黨軍隊中的間諜也在大戰之前,將國民黨軍的此次淞滬會戰計劃的大概情報遞交到日本上海派遣軍的手中。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鬆井石根大將。

諷刺的是,雖然尋淮洲的到來帶來了這個世界上許多的變化,淞滬會戰的參戰兵力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可是雙方的主要指揮官卻沒有大的變化。

從八日晚間開始,國民黨軍隊就開始猛攻上海地區日軍陣地,九月九日,國民黨空軍僅有的一百多架飛機也全數出動,在上海地區和日軍陸軍航空兵,已經日軍海軍航空兵的二百多架戰機做了生死搏鬥。

盡管國民黨軍隊的將士們作戰都非常勇猛頑強,武器裝備也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可是因為國民黨當局**的本質,導致了,國民黨軍隊當前和日軍精銳師團相比,戰力在事實上還是比較低下的。

國民黨軍隊又是第一次進行步炮協同,步兵裝甲部隊協同,空地協同等立體作戰模式,由於平時在這一方麵訓練實在稀缺,因此等到大戰開始,國民黨軍隊中總總準備不足和訓練水平低下的狀況就全都表現了出來。

在大戰的前十天中,國民黨軍隊的空軍力量幾乎喪失殆盡,裝甲部隊,裝甲部隊戰車既無強大火力保護,又缺乏與步兵協同作戰經驗,更缺乏如同解放軍中華一型坦克那樣的當世無敵怪物的強悍戰力,

因此,在進攻的前幾天,投入到淞滬戰場上的國民黨軍近百輛還算先進的裝甲戰車,就被消耗損失殆盡。戰車日軍艦炮悉數摧毀,裝甲部隊官兵也全部覆沒,壯烈殉國。

整個國民黨軍步兵的傷亡情況更是慘重,大戰才十天時間,投入淞滬會戰的國民黨軍隊三十五萬人,已經出現了近七萬人傷亡,最嚴重的日子,幾乎一天傷亡就達到一萬人。

最可惜的是,國民黨軍隊在付出如此傷亡代價後取得的進展卻微乎其微。

隻是中路軍一度攻占了日軍海軍陸戰隊在虹口地區的部分地盤,可是旋即又被日軍的勇猛反撲給奪了回去,在多個陣地上,出現了反複爭奪,陣地前屍體堆積如山的狀況。

淞滬會戰才十天下來,國民黨軍隊的攻勢已經顯得非常疲憊了。

戰鬥逐漸進入僵持階段,日軍停泊在長江和吳淞口的軍艦重炮可以直接增援沿岸地區日軍作戰,也給國民黨軍部隊帶來了不小的損失。

到了九月二十日,宋希濂第36師、王敬久第87師、孫元良第88師和夏楚中第98師的進攻均受阻。

此時戰局陷入僵持,日軍龜縮據點一麵負隅頑抗,一麵等待援軍。中**隊竭盡全力仍不能有太大進展,部隊傷亡嚴重

麵對如此被動局麵,蔣介石一方麵另陳誠左翼軍從嘉定地區加緊對吳淞口日軍的進攻,

另一方麵,將自己在南京、安徽地區駐守的最精銳的第一集團軍,第四集團軍,第六集團軍共十二萬多人緊急調往上海地區參戰。

同樣,日軍從九月二十三日開始,增援上海日軍的兩個師團先頭部隊在海空火力掩護下,在獅子林、川沙口、張華浜等方麵登陸,戰況驟然吃緊。

中日都增兵後,雙方在上海灘的鏖戰更趨激烈。九月二十五日起,在吳淞口鐵路碼頭、獅子林、川沙口登陸的日軍第3、第11師團在艦炮密集火力掩護下,進攻寶山、月浦、羅店、蕰藻浜我軍陣地。

張治中派王敬久為淞滬前敵指揮官,指揮第九集團軍所轄部隊抗擊登陸日軍。

------------------------分隔線--------------------

剛從無錫出差回來,匆忙上傳一章,大家可真夠現實的,早晨到現在,沒上傳新章節,推薦就特別的少,嘿嘿,繼續求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