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章 涑末部秣兵厲馬 張少帥販豬結緣(1 / 3)

()老謀深算的營州都督李道亨,知道官兵的戰鬥力一年不如一年,想靠武力製服管轄區內的夷族已經不可能,就越發挖空心思地施展懷柔手段,對契丹人和涑末人極盡籠絡恩服,和兩族的首領們保持一團和氣,使營州平安無事。這時朝中已是武則女皇登基稱帝。李氏黨和武氏黨的明爭暗鬥,使女皇無心考慮邊關事務。早就應該卸印的李道亨都督,在營州大帥的位置上一直坐得穩穩當當。

大祚榮堅持每年以獵代練,三萬威武雄壯,士氣高昂。大祚榮一麵加緊練兵,一麵盼望契丹人早rì反唐,他好乘機東歸。一晃又是十年過去,契丹人雖然越來越不聽從營州都督管製,卻一直沒有造反,大祚榮心急如焚。

這,大祚榮和兩位軍師在府中議事。

大祚榮道:我部遷來營州已經二十八年,一直沒有東歸的機會。兩位軍師預言契丹會反,可是至今並無動靜,再等下去,我將虛度壯年,垂垂老矣,如何還能成就大業。

任雅湘道:契丹沒有造反,是因為李道亨的巧妙安撫。按大唐貫例,邊關大帥要定期輪換。可是高宗皇帝晚年不問政事,武則當朝以來,尚無暇顧及邊關事務,營州都督竟然二十多年不換。這大大出乎我們的預料。

大祚榮心情不好,語氣生硬地道:契丹到今不反,我們都沒有料到。你們不必為判斷失誤而自責,更不必去找那些不著邊際的原因。契丹反不反,和武則換不換邊關大帥能有何相幹?

任雅湘知道大祚榮有些煩惱,就耐心解釋道:這關係很大。俗話,新官上任三把火。換了大帥,政策肯定要有變化,哪怕是微的變化,都會成為激發劇變的誘因。

大祚榮道:照你這樣,朝廷不換大帥,契丹就不會反,那要是李道亨老死在大帥位置上,我就沒有東歸的機會了。

崔嶽林道:王爺不能這樣想。現在武則女皇的地位已經穩固,新的權力分配正在展開。營州都督是個重要職務,也是個肥差,李道亨早已經過了退役的年齡,肯定要有武氏黨派的新人來接管。這事也許明就會發生。王爺不能喪失信心。

大祚榮道:我並不是喪失信心,而是在考慮一個新的思路。契丹反唐,我立馬東歸。既使契丹不反,我也要強行東歸。

任雅湘道:憑王爺現在的實力,強行東歸也一定會成功,隻是要付出較大的代價。十萬部眾要想在官兵追擊下安全東歸,是不可能的。如果為了東歸而損失掉幾萬部眾,那東歸的意義就大打折扣。所以,我們還是再等一等為好。

崔嶽林道:王爺已經等了將近二十八年,這樣的頑強忍耐是古往今來的潛伏王者們都不曾做到的。再等下去,確實會讓人等得如煎似炙的。我看這樣,就以二年為限,如果二年之後營州沒有變化,我們就不避艱險,強行東歸。

大祚榮道:這樣也好。這麼漫長的二十八年都等過去了,我們就再等二年。

崔嶽林道:這二年裏還要繼續增強我們的實力。這些年我們堅持練兵,人馬雄壯,成效顯著。不過我最近發現兩個問題,不知王爺是否覺察到。一是涑末部的騎兵和牧民多半沒有鞍具,馬背上光禿禿的,騎手放不開手腳,這會限製我們的戰鬥力。二是兵器陳舊,有許多騎兵手中沒有戰刀,持的是木棒,打起仗來會吃大虧。

大祚榮道:過去在長白山區可以從高句麗購進馬具,還可以就地取材製造馬具刀具。到營州以來沒有添置過,原有的鞍具刀具多半已經損壞了。現在想要添置,隻怕一時也無處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