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三章 牡丹峰先祖顯靈 鄂多裏風雪攔路(2 / 2)

大祚榮道:你不知道,海蘭江的氣勢比這裏更加恢宏。那裏氣候宜人,草木繁茂,物產豐富,是然的富庶之鄉。

任雅湘道:海蘭江是一塊寶地,我們對這一點深信不疑。可是王爺要想一想,從這裏到海蘭江還要走十幾的路程。我們這一萬先鋒部隊可以不懼嚴寒,頑強前進,可是後麵的幾萬部眾扶老攜幼,要遭受多大的磨難。部眾跟隨王爺返回長白山區,已經曆盡艱辛,如果再讓許多人凍死在家門口,該是多麼痛心。再者,海蘭江無險可依,是祥瑞和平的地域,有利於休養生息,不利於防守禦敵。王爺東歸複國,是大唐所忌,也是黑水部所忌,要考慮到他們南北夾擊的形勢,作好迎接殘酷戰爭的準備。這樣想來,我認為鄂多裏更適合王爺建都。

大祚榮道:你們的都有道理。如果僅僅是選擇建都地點,我也會讚成鄂多裏。可是,不把先人遺骨送回海蘭江安葬,我心中不安。

伯正泰道:王爺這是多慮了。老王爺生前是靺鞨國的國王,無論是海蘭江,還是鬆花江、牡丹江,都可以是他的安息之地。鄂多裏也是先祖的發祥之地。把老王爺的遺骨安葬在這裏,與先祖牡丹的英靈朝夕相伴,也是一種可喜可賀的歸宿。

大祚榮道:看來你們都願意在這裏建都。

任雅湘道:請王爺考慮一下我們所的理由。建都是百年大計,意和民心都不可忽視,和平和戰爭都要想到。

大祚榮道:在這裏建都,上合意,下合人心。既符合涑末部麵臨的現狀,也有利於將來的鞏固和發展。你們的確實都有道理。那好,就這樣決定下來。通知大祚新,後麵的部眾就不要到鄂多裏來了,留在蛟河過冬,明年再來會合。這就要有勞伯王爺協助安置。

伯正泰道:王爺在這裏建都,是伯咄部的大喜事。伯正泰願傾盡全力做貢獻。

大祚榮道:通知先鋒部隊,選避風塬地建造房屋,作好築城施工的準備。任雅湘崔嶽林,你二人抓緊商議出建都方案。

任雅湘道:大體設想早就有了,具體方案還要等勘察地形之後才能商議。

大祚榮道:明我們就勘察地形。

次rì清晨,氣晴朗,明媚的陽光籠照著蒼翠的林海,到處雲蒸霞蔚,紫氣升騰。

大祚榮道:可真是有些奇怪。我決定在這裏建都,連老爺都高興了。

任雅湘道:人合一,這不正是道家的信條麼?這是大吉之兆,建都建國一定會一帆風順。

大祚榮帶著任雅湘崔嶽林等十餘人,縱馬踏遍鄂多裏的高山塬地,選中東牟山為築城建都之地,選中六頂山為鑿石築墓之所。

二十之後,任雅湘和崔嶽林畫出都城和墓園圖形;先鋒部隊建造的幾百座大木屋也已完畢。大祚新又帶來三萬名青壯男丁,會合先鋒部隊的一萬人,總計四萬建築大軍開進東牟山和六頂山,伐木鑿石、積草運土。勞動號子聲給鄂多裏寂靜的山林增添了無窮的活力。

大祚榮把指揮施工的務任交給大祚新、大野勃、張雨生、大武藝、大門藝、陶永久、侯景森等人。自已每和任雅湘崔嶽林在一起研究朝綱國法和律典製度,並向各部落發出涑末部成功歸來的通報。

這大祚新來稟報:東牟山塬地業已平整完畢,請大哥和兩位先生前去確認地標方向,奠定基礎。

大祚榮帶了任雅湘崔嶽林和薩滿大巫師,到東牟山工地定標奠基。

大祚榮站在山頂極目遠望,心曠神怡,脫口讚道:這東牟山可真是一方賜的寶地。你們看這都城該叫個什麼名稱才好?

任雅湘道:我和嶽林已經議論過,叫敖東城為好。

大祚榮道:有什麼依據和寓義嗎?

崔嶽林道:詩經有雲,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為我無酒,以敖以遊。如今這座新城,南祖長白山,北通鏡泊湖,大有排山倒海之勢,必將載負王爺的宏圖大誌敖遊於浩浩東方。

任雅湘道:敖東敖東,遵渚飛鴻。寓義王爺國運昌盛,如昆鵬展翅,扶搖萬裏。

大祚榮道:很好!就叫敖東城。想必你們對國號也有過議論,來聽聽。

任雅湘道:長白山在九州之東。易經以東方為震位。國號就取個震字。不知王爺以為如何?

大祚榮道:九州稱中原,隴外稱西域。我處東方稱震國。既附文,又合地理,妙哉!就這樣定下。

這時,大祚新過來稟道:破土開山的時候,挖出一塊古碑,上麵有許多文字。我沒有讓他們破壞,保存在那邊的草堆裏。請兩位妹夫過去看一看。

大祚榮道:有這樣的事,你怎麼不早,快帶我們去看。

大家隨著大祚新來到古碑處。大祚榮上前去看,見那古碑上全是蝌蚪文字。任雅湘和崔嶽林上前,仔細看了半,隻能認出大半,不能識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