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國的四十萬大軍現在都集合在首都臨潢府,沉痛哀悼他們的偉大皇帝耶律阿保機。由皇帝親自指揮的三十萬人馬,已經被皇後肖平控製起來,在南門外安營。人皇王耶律倍來奔喪,帶來五千親兵,在東門外安營。大元帥耶律德光回來奔喪,帶回來十萬人馬,在北門外安營。三座大營旗幟不同,規模大異,顯示著實力的差別。現在是皇後肖平掌控全局,耶律德光耀武揚威,耶律倍忍氣吞聲。
按照遼國的禮儀製度,太子應該在靈前繼位並主持葬禮。可是皇後肖平裝聾作啞,絕口不提。耶律倍想要以長子和太子身份主持主持祭奠,可是看到母親肖平臉sèyīn沉,就不敢開口。康默記、韓知古、韓延徽等漢族大臣忠誠無私,話有份量,全被肖平打發去修築皇陵。皇後主政,表麵平靜,暗裏鬥狠,全神貫注。渤海國文德王大??複辟的消息傳來,就象是刮過一股微風,沒有人去注意它。
渤海國上京龍泉府龍州城雖然經過一次亡國大劫,卻沒有遭到破壞,宮室完好無損,隻有永興殿的牆壁上刻了阿保機滅渤海國的記錄,刮掉也就是了。一切都是原貌,文德王覺得
生活又恢複到八個月之前,很快就把亡國之恥忘得淨光。
這早朝,百官列隊,隊伍有一點變化,大誠諤和大素賢因為做了東丹國的相國大臣,無顏上朝,請求辭官了。文德王不再任命新的三相,讓崔禮光總攬三相職權,稱大相國。
大相國崔禮光奏道:東丹國右次相耶律羽之派人送來書信,要求釋放被拘的契丹人。
文德王道:阿保機隻抓了孤王一家七口,我們扣了他二百多口,這樣顯得不厚道。放了吧!
副王大昭順奏道:應該留下至少十名官員作人質,以防他再來侵略。
文德王道:那隻怕怨恨越結越深,還是全放了吧!
大昭順奏道:上京無兵,不是長久之計。現在已有十府重歸渤海國,可向十府各征兵二千,重建禁衛軍左右猛賁衛。
文德王道:此議很好,就讓光顯來督辦,先征集一兩千也好,有了禁衛軍,孤王就可以行獵了。已經有一年沒有行獵了,心癢得很。
二王子大光顯領命去各府招兵,怎奈兵器都被遼軍繳去,壯丁也被遼軍殺光,竟然無法組建一支軍隊,勉強招來八千新兵,也是老的老,的,隻能作儀仗隊和禁衛軍,不能臨陣禦敵。
轉眼到了年關,丙戍年即將結束,高麗國皇帝王建遣使來賀歲。經曆過遼軍東進的sā動之後,高麗國不願麵對強悍野蠻的遼國,希望渤海國這塊緩衝地帶仍能存在。此次王建派人來賀歲,還附帶提出一個極為友善的建議,要把自己的公主嫁結渤海國王子,兩國結成兒女親家。
這朝會上,高麗國使節覲見,呈上國書,奏道:我家陛下願將公主出嫁渤海國王子,並有嫁奩禮品相贈。
文德王道:你家皇帝美意可嘉,隻是渤海國一夫一妻,婚嫁要由本人作主,你家公主和我家王子素不相識,嫁字恐怕不得。
使節道:不相識也可以變為相識,請王子到大同江,與我家公主同遊同玩,再議婚嫁也不遲。
文德王道:你家皇帝如此真誠結親,孤王理當配合。
散朝之後,文德王回宮向吳貴妃道:高麗國皇帝要和我家結親,你以為如何?
吳貴妃一聽就火了,道:結什麼親?你還想嬪妃成群嗎?那可是國法所不容!
文德王笑道:你胡什麼?他是要把公主嫁給我們的兒子。
吳貴妃笑道:那也欠妥。素不相識,隻怕兒子不願意。
文德王道:我也是這麼。他使節提出,請王子到大同江遊玩,與他家公主見見麵,然後再定。
吳貴妃道:我看這是好事。你想讓哪個兒子去?
文德王道:也不知誰能有緣,就讓老二老三一起去。
轉眼丁亥年到來,正月裏,渤海國王子大光顯和大禹謨,到大同江行獵。高麗國公主王新月也到大同江行獵。結果是大光顯和王新月一見鍾情。接下來,就是使節往來,議定婚期,渤海國王下聘禮,高麗國皇帝送嫁奩。高麗國是從新羅國分裂出來的,遵循新羅人習俗,新郎要走妻,就是每晚上到新娘房中同居,明就要返回自己住處,白不能見麵。到了十月,大光顯就按新羅人習俗到原州行走妻之禮。十一月再回龍州行大婚之禮。這件婚事忙了一年,渤海國沉浸在歡樂中。
在王廷上下忙於二王子大婚的rì子裏,副王大昭順夫婦就常到鏡泊湖上回憶初戀時光。穿越地下隧道成了他們常玩的遊戲。兩人就在白石砬子洞口和道士山洞口分別貯備了數千支鬆明火把,要把這遊戲一直玩到地老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