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姆裏奇為何可以抵抗住魂器項鏈的邪惡力量同時還能變出守護獸?是一個有趣的問題。
“因為她本人很人渣。她對可怕的魂器項鏈很珍愛,所以可以抵抗它的傷害。”羅琳回答。很有趣的邏輯。
“納威如何最後拿到格蘭芬多的劍的?是與分院帽有關吧?”記著就問。
“是的,確實有關聯。納威是一個真正的格蘭芬多勇士,他在尋求幫助的時候呼喚出了格蘭芬多劍,就象在魔法石一書中,哈利從分院帽中抽出了格蘭芬多劍一樣。分院帽原本就屬於格蘭芬多,大家都知道的。精靈錯誤的。格蘭芬多並沒有偷這把劍,隻有支持精靈的死忠分子才會認為精靈製造的東西隻能屬於製作者。”羅琳詳細的道。
“鄧不利多在厄裏斯魔鏡裏會看到什麼?”記者問,當然這是一個假設的問題。
“他也許會看到自己全家重新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都回到他身邊,弟弟可以寬恕他。”既然是作者,但是對於這樣假設的問題羅琳還是用了一個也許。
“伏地魔從來沒有告訴過別人魂器的事情何知道他的秘密的?”這個問題有些尖銳。
“魂器的魔力並不是伏地魔的創造,其他巫師也實現過,隻是沒人能分到六個。其實伏地魔也無意中流露過線索,但正是因為他的孤傲自大,他不相信別人能夠參透他。他在墳地一章中,麵對哈利時過,因為伏地魔如此相信他自己不會死,他在這樣做時出了正確的猜測。”羅琳這樣回應。
“那麼我想問一個哲學點的問題,什麼是死亡的主宰者?”記者就道。
“如鄧不利多所,真正的死亡的主宰者是接受自己必死的現實,並相信現實世界上有許多更糟的事。生命的意義不在追求長生,而在接受死亡。”哥特式的回答,羅琳這樣。
“狼星的雙麵鏡怎麼到了鄧不利多弟弟手中?”記者問。
“鄧不利多弟弟遇到過蒙頓格斯,後者從格列莫廣場盜出了狼星的鏡子,正好讓鄧不利多弟弟買下。”很簡單的補完,羅琳這樣道。
“如果魔法石沒有找回來,會不會被別人撿到?”
“我認為不會。石頭是在混亂中被打到地上的,之後迅速被埋起來了。”
“你最喜歡寫作哪一章?”記者問,這貌似是對於作家的必備問題。
不過這也是一個簡單的問題,羅琳這樣回答
“如果哈利是第七個魂器,那伏地魔是否把靈魂分成了八份?”記著問了一個數學題。
“是的,他分成了八份,而不是七份。”雖然歐洲人大多不那麼實數,但是羅琳還是回答對了。
“為何伏地魔在最後不再操縱哈利的思維了?”記者問。
“他失去了控製力,他不能阻止哈利進入他的思維,但他們之間的關係伏地魔並沒有查覺,他也不知哈利是一個魂器。”羅琳這樣回答。
“哈七有沒有其他的備選書名?”換了一個坐姿,記者繼續發問。
“其他兩個選擇是≈;≈;和≈;≈;,前者後來變成了一個章節的名字,後者被我迅速否定了。”羅琳回答。
“為何伏地魔不知道自家的戒指是個著再問。
“戴上戒指本身並不能讓魔法石啟動。魔法石獨立於戒指之外,如果要使用,必須在手上轉三次。”這倒是一個技術性問題,羅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