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東德之三
成本壓不下去,靈活管理也做不到,東德國企向來善於打硬仗和大仗,科技實力雄厚、產品質量一流是東德國企的特點,你叫這些企業出來的幹部去管紡織廠和玩具廠,看著國際流行趨勢,一八個花樣的翻,這他根本幹不了,他還覺得特冤,感覺自己被發配到了一個完全沒科技含量的落後企業。再了,幹部隊伍人數越多,幹部平均素質就越差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所以這些企業也是一比一完蛋。要知道企業主對自己的企業那是74時的關心的,從進貨到生產,從財務到市場,勞心勞力,ā碎了心,現在你靠朝九晚五的國企幹部來管理這些瑣事,哪裏還搞得好。東德還把這些國有化的企業的老牌子都改掉了,換了新牌子新商標,自己把這些多少年建立下來的知名老品牌送進了墳墓,號稱是社會主義改造,嗬嗬,一下子丟了很多出口份額。
其實在強看來,國企的以不變應萬變的經典產品還是很牛的,設計上絕對符合美學和實用的標準,很超前,很未來,很科幻,君不見諸如電影《機器人瓦力》和很多科幻電影裏,裏麵太空船上所有人穿的衣服都是一樣的嗎。在真正的設計大牛人看來,未來的超級科技社會裏,服裝之類的消費品根本不需要有太多的花樣。他們偏偏就是搞不懂,為啥有人覺得穿的款式不一樣用的款式不一樣就是個ìng呢?這就像貝多芬不會明白為啥需要一萬多首在他聽來差不多的港台歌曲來滿足社會一樣。你國企是曲高和寡嗎?顯然不是,事實是設計大師們沒有理解,當滿大街都是一模一樣的經典時,經典就被褻瀆了,的不好聽點,就是下賤到爛大街了,這當然不怪產品,歸根結底,是因為人類這個物種本身就是如此喜新厭舊,人們需要那些看起來不一樣實際上一樣的東西來找樂子,並稱之為時尚,當然了,理科僧紛紛表示不太容易理解這種想法。
更搞笑的事情發生了,全國兩千多家私企改製以後,產品的品質雖然沒有下降,但是產品的產量居然越來越少了!改製後的生產力反而變低了!這把東德的領導給氣傻了有沒有啊,rì用輕工業的消費品生產開始跟不上需求,這可怎麼辦?東德已經快忘記自己當年搞配給製的歲月了,沒想到今會發生這樣的事,作為世界十強的工業國,這是恥辱啊!東德領導於是想了個更腦殘的辦法……
最典型的例子比如:羅斯托克發動機廠是為輪船生產發動機的,產品光靠出口就能輕鬆盈利,兔子那時候對ín zhǔ德國貨是很崇拜的,這個廠就像兔子們心中的聖地。如今既然輕工業品不夠用,隻好按照zhèng fǔ規定減少發動機的生產量,用一部分產能去轉產,用來生產開罐器……你沒看錯,真的是開罐器,開罐頭的開罐器……那就好比今你叫洪都航空停下一條飛機發動機生產線,改造之後去生產手機充電器,太不科學了!這樣荒誕的例子在當時的東德處處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