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疑惑道:“老百姓又不是傻子,怎麼會聽他的?強你不是要引進一套高溫高壓製取人造金剛石的生產線嗎?這人造金剛石一出來,那這然金剛石的最後一點工業用途也消失了,鑽石礦據我了解,也不是什麼稀缺礦產,011怎麼會賣的這樣貴?中國居然一年要在珠寶鑽石上花57億美元來進口?!”
強道:“就是因為壟斷啊。戴比爾斯完成壟斷之後,就能控製供應端,每年向市場供應多少然金剛石基本上是由他一家了算的。要是控製不了供應端,那市場上的鑽石價格可就真的變成比石頭還便宜了。另外,戴比爾斯還要不斷向大眾灌輸鑽石與浪漫愛情的聯係,花錢做有償新聞,著力描述名人們送給愛人的鑽石大。由於英國在鑽石上的壟斷利益,女王和皇室也把在公眾場合佩戴的珠寶換成了以鑽石為主打。戴比爾斯的這種手段一用出來,僅僅三年就把美國市場銷量提高了55%!等到1947年,戴比爾斯開始向著消費心理學研究領域進軍,不斷用各種宣傳手段強化公眾對於鑽石的概念認知,他們甚至安排講師去全國的高中,在學生團體、班級、非正式會議上公開演講,內容全部圍繞鑽石訂婚戒指,死死的抓住“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這句口號不放,拚命洗腦。”
總理苦笑道:“這個戴比爾斯倒是苦心積慮啊,為了培育一個市場,花了這樣大的心血。那強你,這鑽石到底能不能保值呢?”
強笑道:“鑽石的價值其實還不如紅寶石、藍寶石等各種稀有寶石,這種碳結晶事實上並不是什麼“恒久遠”的東西,鑽石也會被刮花、損傷、掉色、氧化變黃,想要品相完好的長期保存是很不容易實現的,可要是不這樣宣傳,誰會花錢買一個劃玻璃用的破石頭戴著啊!總之,戴比爾斯就是通過各種顯性和隱性廣告以及公關活動來反反複複倡導——隻有鑽石才是任何地方都通用和認可的定親信物。這種廣告投入,除非戴比爾斯滅亡,不然永遠不會停止。這是一家離了宣傳就活不下去的超級卡特爾。
至於到保值,1970年倫敦一家消費品雜誌做了一個實驗,用400鎊買了兩顆0.5克拉的寶石級鑽石,封存在保險箱裏九年,這九年裏,英國的通貨膨脹達到年均5%!按照保值要求,鑽石的市價起碼要追的上通脹才對,也就是起碼應該賣個000鎊才能保值,可是市價最終隻賣了500鎊。
至於買了鑽石戒指想要原價脫手,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基本上當年買,當年賣,回收價格不高於原價0%。那些著名的珠寶商更是根本不願意回收,主要是覺得,開出低價後對顧客是一種羞辱,還不如直接拒絕來的妥當。唯獨能夠保值的,隻有那些真正稀有的、切割後達到幾十克拉的超級大鑽石。”
總理何等精明,此刻聽完強的介紹,已經徹底明白了鑽石在011是個什麼東西,他笑道:“那咱們可是要沾一沾戴比爾斯的光嘍,中國一年能進口57億美金的鑽石,咱們少賣點,低價出手賣個一半沒問題吧?”
強笑道:“蘇聯在50年代末也就是最近才發現了西伯利亞的鑽石礦,並且正在拚命開采,戴比爾斯給蘇聯的提議是一起控製鑽石價格,可是蘇聯私底下根本不管這麼多,產量一直在難以置信的增長,這樣下去眼看著就要把鑽石打成白菜價,可把戴比爾斯氣的半死。
最終,戴比爾斯改變了態度,全麵斷絕同蘇聯的鑽石貿易,西方珠寶商全麵停止從蘇聯買鑽石。他們還給蘇聯鑽石扣帽子,硬蘇聯的鑽石不是鑽石,是另一種金剛石,實在笑死人。不過蘇聯一旦不能向西方出貨,倒是能便宜了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