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回 政企分開好處多(1 / 3)

;

政企分開好處多

強補充道:“集團化的好處是,雖然也會有一定的走關係走後門進去工作的,但是比起打散成一個個廠子,交給地方政斧管理的情況來,胡亂塞人的情況要好不知道多少倍。.

以我在後世看到的情況舉例來,地方上一個鍋爐廠,在九十年代改製成私人企業後,原來的600多員工,隻保留了400多人,產量卻沒有減多少,可見地方辦企業的冗員之巨!

每年這些地方企業,都要麵對來自各方麵的各種塞人的要求,各級領導的七大姑八大姨、職工家屬和子女、退伍軍人安置等等,企業效益越好,上麵要求塞人進來的條子和各級關係戶情送禮的吃喝宴請就越多。搞到最後,一個本來三四百人的既沒啥科技含量也沒啥品牌知名度的廠子,居然有廠醫務所、托兒所、幼兒園、理發室、圖書館、招待所、工人文化娛樂中心等等,這些各種各樣的對於廠子的產品競爭力毫無提高的機構和冗員充斥其間,最可怕的是,這些人一年一年不斷退休之後,廠裏實際產生效益的一線的00多員工,不但要要養活三千多名冗員,還要另外供養多達三四千人的退休人員,這些退休人員的退休工資和醫藥費報銷,每個月都壓的廠子喘不過氣來。

最後廠子完蛋了,工人全部下崗失業,好端端一個國有企業破產了,落到私人手裏。擺脫了包袱之後,私企剝離一切不產生效益的崗位,隻留用三四百名一線的熟練技術員工,最後依靠企業的老底子、老品牌,老銷售渠道、老設備、甚至遷廠賣地皮搞房地產,總之是賺的盆滿缽滿!”

主席眉頭緊鎖,愁道:“既然我們現在知道了,那這種情況今後絕對不能出現!你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這些社會保障費用,必須建立起來,每個企業必須知道自己吃幾碗幹飯!

集團化管理後,廠子雖然在當地,可是因為政企分開,當地政斧插不進去手,這樣的情況可以大量杜絕,不能沒有,但是就像強的,要好的多得多。”

強繼續道:“還有最惡劣的情況,地方政斧裏某些官員,和下屬所管理企業的高層勾結,故意把企業做虧,最後逼得企業改製。私下裏陰謀勾結在一起的這些官員和原來的企業領導,把企業承包了下了,幾乎不花什麼錢,就把優良的國有資產侵吞了!”

陳老總怒道:“還有這樣的事!難道沒人管麼?”

強神色黯淡的道:“我老家的一個酒廠,生產的白酒銷路非常好,不但在本省,就是在周圍其他省市都有市場,結果廠長書記等高管故意做虧,高價從關係戶處購買原料,進行利益輸送,拿回扣。同時大量積壓產品在庫房而對市場斷貨,對上麵是銷路不好。這樣企業少了收入,又大量計提存貨壞賬,很快虧損。

之後這幫人就跑門路,要求政斧主管官員同意他們改製。改製前要作資產清算,一家會計師事務所拚死拚活,最後一算資產還要過三千多萬,沒法做成。這幫人就幹脆踢了這家從浦海請來的會計師事務所,請了個其他地方的草台班子事務所,硬是把資產做成僅有三百多萬!

上麵的主管領導很明顯是已經在這個侵吞國有資產的事件裏當了股東,默許了這幫人用三百多萬合夥盤下了這個酒廠。

改製後當年這個廠就盈利了,三年之後,年營業額超過7億,所有當初參股盤下這個酒廠的高官們,家屬和子女全部都移民了澳洲。當初負責該廠改製的分管副市長,後來還升了官,有人爆料,此官員名下房產十幾套。不過人家現在還是官當得好好地,大約是後台極硬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