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君與臣(2)(1 / 3)

() 當第二rì,皇甫嵩、朱儁的屍體被發現時,洛陽城裏蔓延的緊張徹底被引爆成恐慌。人們還在為兩位老將製造的殺戮瑟瑟發抖時,卻發現恐懼的源泉已經不見。這卻並不是什麼好消息,人們可不會認為是有誰“行俠仗義”,隻會腦補出一個更加嗜血的“魔王”。

直觀的表現就是,消息爆出的短短半rì內,洛陽城裏各種犯罪事件急劇上升,到處可以看見京兆尹忙得跟豬一樣的身影。甚至可以看見盔甲鮮明的執金吾,後者比起治安,原本卻是負責城防的。

軍隊插手,可想而知洛陽城裏混亂到了什麼程度。百姓無法壓抑的恐慌無處發泄,隨即漸漸演變成動亂,蔓延在洛陽城的不妙氣息又是助長了yīn暗情緒的誕生。各路官員的全力彈壓起了反效果,可以看看見原本溫順的民眾反抗官軍的身影。

不過終究是大漢中心,基礎設施完善,官員結構完善,在監國的太子殿下第三次把相關部門罵得狗血淋頭後,城裏的局麵終於得到了控製。

然而得到控製的卻隻是城裏的百姓。別忘了受到刺殺的兩位將軍卻是剛剛大勝而歸的zhōng yāng軍統帥。

大勝而歸正是心情放鬆,甚至滿心歡愉的時候,可是賞賜還沒見影,自家主帥就掉了腦袋,這劇烈的心理落差不是每個人都受得了的。而且一軍之帥死得如此輕易,帳下各路將領的項上人頭不是更沒保障了?

在各路軍官的鼓動下,zhōng yāng軍也漸漸sā動起來。不過比起城裏的百姓稍好的是,終究是大漢最jīng銳的部隊,身上的“漢朝”氣息最為濃重,雖然遇見此事難免軍心動搖,可是也沒有出現叛亂的跡象。

本來這樣的情況隻是表明zhōng yāng軍驟逢大變,有些驚慌而已,讓一些經驗豐富的軍官安撫一下就行。可問題在於,現在最不安的卻是軍官階層。顯然殺手不會把目標放到一個兵身上。所以沒人出來帶頭安撫,哪怕現在接手這燙手山芋很可能意味著結果兩位老將的衣缽。

可是大多數人還是以自己的ìng命為先,

倒也有不懼刺客之人。孫堅自是不怕刺客,可是孫堅卻是把自己定位為將,而非負起一軍殺孽的帥;而劉備等人此時雖未被問罪,可是也是羈押之身,別提接掌一軍了;義軍之將掌控官軍自然不會有人信服,所以袁紹等各路義軍領袖也是直接不做考量;至於北軍之人,雖然同為官軍,可是畢竟是兩軍之人,插手zhōng yāng軍之事卻是名不正言不順。

所以一時間,zhōng yāng軍人心惶惶,卻沒人理會,時間依舊,怕是大漢最jīng銳的一部就會這樣自行崩潰了。

其實這樣的結果對於世家而言並不是不能接受。zhōng yāng軍分崩離析,自然是會由眾世家來分一杯羹。而zhōng yāng軍一直以來是漢室嫡係,分崩之後損得卻是劉氏實力。抱著這種這種損人利己,不對,一石二鳥的想法,奔波在洛陽城裏,忙著安撫民生的眾位大人卻是一反常態的“關心民生大計“,忙的脫不開身去處理軍中之事。

又或者以文官不諳軍事,直接給推了個一幹二淨。

兩位將軍被刺後一rì,曹ā從袁紹口中得知的就是袁家老人以這個荒謬理由打算搪塞自己。所以得到答案的曹ā直接不等袁家老人回話,黑著臉拉了袁紹就離開了袁府。

“孟德此舉,卻是害得我晚些時候又不得不聽家老嘮叨了。”

來到在京之時,和張風、劉議等人常呆的酒館,看著曹ā二話不的直接喝幹了一壺酒,袁紹卻是理了理被曹ā扯得散亂的衣服,苦笑道。

準確,這是兩人自數月前相別後第一次見麵,zhōng yāng軍與北方軍彙合時,曹ā和開往中原地區的一應義軍留在了洛陽。而當大軍回歸洛陽後又接連出了這麼多事,zhōng yāng軍已經全麵戒嚴,被勒令駐守洛陽周邊,不得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