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迷惑不解(1 / 2)

楊東翻看金黃色封麵的書籍,發現異星使用的文字也是象形文字。由此可見,人族古文明的發展都是極其相似的。文字、書本乃至印刷術,雖然是由特定的人所發明,但也是文明積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

書中開頭一章就是彩色插圖。插圖很形象地解釋了日常用語、基本文字,還配有發音標識。這部書真對了楊東的胃口,猶如打瞌睡有人送枕頭一般。部落做事,真的靠譜。

楊東沉浸在新語言的學習之中,不知不覺度過了1個小時。他居然感到第一章的學習完全融會貫通了。這是他在藍星不可想象的事情。

藍星有一句古語:“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難道他來到異星之後,因為適應了環境的變化而變聰明了?也許部族青年才俊學習天賦如此突出,也跟異星的環境有關。

楊東在研究中心有一個習慣,就是學習新知識後,會閉目思索整理一番。現在學習了新語言,他自然也習慣性地閉眼,卻發現沒什麼可整理的,也沒有任何疑難。最多是有一些還沒有學到的問題,隻需要繼續看書就能迎刃而解。

眼睛瞥到桌子上那盤糧食,楊東才發現自己還沒有吃東西。原本在希望號內準備的十天營養餐暫時還用不上。另外他帶了一些藍星的糧食種子過來,以後可以考察一番哪裏適合種植。

楊東拿起一個淡青色的圓球形糧食,還能感到一點點溫度,據金黃色封麵的書籍介紹,這是人族的基本糧食,就跟藍星的米麵類似。楊東把它放到嘴邊咬了一口,外殼很薄,有點脆,內餡跟糯米一樣,口感極佳。品嚐味道,不出所料,飽含澱粉,有點甜,也帶著一點甘味和一種別樣的風味。書籍中這種糧食的名稱叫做圓糠。楊東有點旅遊時吃土特產的感覺。

這兒的餐具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夾子。楊東夾起帶青色葉子的藤條,吃著也是一陣舒爽。藤條跟藍星的蔬菜一樣主要成分是纖維,在書中稱為青藤。回頭得研究一下,這些糧食有什麼新元素。

注意力放在兩小片肉上,楊東有些納悶。部落的人身體可是非常強壯,怎麼吃這麼小片的肉?楊東可不相信如此和善的部族會故意怠慢客人。

楊東夾起肉片,仔細觀察。肉片除了肉質堅韌、色澤鮮亮以外,沒看出什麼別的名堂。倒是肉片散發的香氣讓他食欲大振。他架不住了,立即把肉片放入口中。

唔!楊東閉眼咀嚼,細品,肉汁可口,齒頰留香,甚是享受。

吞下肉片,楊東頓時感到體內暖流陣陣,身體狀況居然調整到極佳,精神百倍。一小片肉,居然有如此奇效。

楊東覺得異星文明的飲食和藥用科學,定然是超過了藍星。這也許是因為異星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

楊東卻顧不得研究,實在是忍不住,夾起另一小片肉放進嘴中享受了。吃罷,他感到渾身力量,站起來打了一套戰拳,好像突破了自身極限一樣。這頓飯,值了。

再回頭,看了看圓糠和青藤,楊東沒有食欲了。也罷,把它們收起來作為研究樣本和備糧吧。

回到座位,楊東看了看書籍的金黃色封麵,上麵寫著“沂倫物誌”。繼續翻看簡介,楊東才了解到,這本書是沂倫書齋的正規教科書,專用於新生學習語言,其次是介紹沂倫國的人文和風情。沂倫國,很可能就是他的下一站吧。懷著向往的心情,楊東繼續翻看這本書。

整整一天後,原始森林的邊緣,營地中一個小水塘旁邊的營帳內,一名赤身的男子正泡在浴桶中,頭頂著不知道哪來的白毛巾。他正是看完《沂倫物誌》的楊東。

白霧飄飛,楊東自言自語:“我是來旅遊的嗎?”

“噢,不對。我隻是為了清醒一下。”

“差點兒忘了正事了。”

楊東摸著下巴,臉色凝重。

“原本以為學習完《沂倫物誌》,我就能有清晰的方向,製定下一步計劃。怎麼覺得現在有沒玩完了的疑惑?”

“首先,我居然用了1天,也就是藍星的1.5天,完完整整地讀完了《沂倫物誌》,而且完全掌握了異星的語言,甚至清晰地記得閱讀過的內容,包括人文科學和風土人情。要是在藍星全力學習,要達到這樣的程度,至少得1個月。”

“我的身體和腦子來到異星後,好像突破了藍星人族的極限,還超出很多。就單說打戰拳,我有信心,十個教官也打得過。如果我踢足球,一個人就能幹翻桑巴族隊吧。”

楊東拍了拍額頭:“哎呀,我怎麼又跑偏了?”

“然後就是沂倫國文明,度量衡方麵,和藍星差不多。十進製,大概是因為人族有十指吧。長度計量,質量稱重,也跟藍星上類似,差別在於單位的量有出入。宇宙的規律,總是有很多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