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不用回家(1 / 2)

“你覺得晚上涼快,才把舊衣服套上,是不是?看起來又土又洋,會被笑話……”

徐杜鵑的眼睛瞟上瞟下,怎麼看都不順眼,對兒子的穿法不滿意。

韋滬不去正視親媽,雙手捏著背包背帶說:“媽,這個雙肩包買小了,放不下太多東西,我隻好把舊衣服穿上。”

他明知親媽在改變自己,又不想讓養父母不高興,用這樣的方式來救急,反倒成了萬全之策,雙方都不得罪,達到了兩全其美的效果。

徐杜鵑不知兒子的心事,聽他說得有理,也隻好將就了,出租車直接送人回家,沒什麼外人會看到。

韋滬把手機放進紙袋,又抬起身子,把屁股下的衣罩拿出來。

“別急,別急,慢慢來。”

徐杜鵑一邊嚷嚷,一邊去拉伸衣罩。

韋滬自責道:“媽,這就是我的過錯,隻顧趕時間,把背包買小了,裝不了多少東西。”

徐杜鵑聽兒子認了錯,不好再去埋怨,幫他把衣罩整理好。

“今天時間比較緊,不能全怪你,早作準備是對的。”

徐杜鵑越理越順,也更理解兒子了。

韋滬不好直說,親媽和養父母思想意識、生活習慣不同,存在較大的差異,他被夾在中間,盡可能地做到兩邊都討好。

徐杜鵑取下後窗台上的盒子,裏麵裝著舊運動鞋,韋滬已拉開背包拉鏈,他接過後塞進了包裏,剛好完整地放下。

“確是買小了。”

韋滬提起背包抖了抖。

“小就小點,下次再買更大的……”

徐杜鵑轉念一想,又說道:“要不,送給你妹妹,她們有小孩,可以當書包用。”

這話韋滬愛聽,能不能當成書包,不一定,親媽考慮問題更全麵了。

“我也可以留著用,裝飯盒。”

韋滬順口而出。

“裝什麼飯盒?”

徐杜鵑有些驚訝,瞬間被勾起了回憶。

韋滬正拉上拉鏈,回複道:“我午飯在店裏吃,外麵吃不劃算,早上把午飯裝進飯盒裏,中午時用電飯煲熱一熱。”

當年自己在紡織廠吃食堂,徐杜鵑不願去多回憶,在腦子裏一閃而過,現在,兒子沒地方吃大鍋飯,似乎變得更簡單。

她關切地問道:“吃得怎樣?”

“還行。”韋滬略微點點頭。

徐杜鵑心裏歎了口氣,兒子過慣了普通生活,回到車裏幾乎恢複了原狀,改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強扭的瓜不甜,順其自然。”

徐杜鵑沒經曆過大風大浪,人生也遇到些小波折,開始轉變想法。

“兒子,你跟媽出來一趟,感覺怎樣?”

徐杜鵑的眼神露出期待,還是希望兒子有收獲。

韋滬抱著背包回答說:“挺好的,長見識,開了眼界,自己整天呆在打印店裏,都與社會脫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