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滬先止住笑聲說:“蘭蘭說得流口水,看得我更饞了。”
大家又是一陣大笑。
“媽,你把飯店開到古鎮裏,怎樣?”
韋滬道出了自己的看法。
徐杜鵑略微思考了一下,答道:“古鎮的房子偏小,不適合開大飯店,隻能在古鎮外麵。”
外婆盯著路說:“杜鵑,現在餐館開得太多,競爭很大,你得三思而後行。”
“對的,我先考察一下,開不開也無謂,不過,為了兒子,我還是想開一家。”
徐杜鵑似乎下了決心。
韋滬有些不安,連忙勸道:“媽,你千萬別為了我,去做虧本的買賣,那不如存在銀行。”
“對,這次我完全支持孫子。”
外婆當然也擔心。
“我支持開飯店!”蘭蘭回頭吐出舌頭來。
“哈哈……”
三位大人發出了笑聲。
大家都沒去閑逛,而是盡快走到橋邊。
越往裏走,餐館、飯店越多,一家挨著一家,看得徐杜鵑直搖頭。
韋滬特意去瞧親媽,見她失去了笑臉,知道事情沒那麼容易。
外婆先說道:“杜鵑,經營飯店不是大生意,大家都想得到,紛紛在景區擺攤設點,我剛才沒直說,想讓你眼見為實。”
徐杜鵑轉而笑著說:“媽,我好久沒回來了,對上海的情況不熟悉,看來不用多考察,逛一圈就清楚了。”
“滿大街的飯店,咱們也用不著走多遠,隨便找一家。”
外婆隻朝左邊看,這邊位臨漕港河,聚集了眾多的餐館。
“媽,現在和你小時候相比,變得有多大?”
古鎮的商業味如此濃厚,讓徐杜鵑始料未及。五年前,她回上海看望病重父親,沒空回媽媽的老家,聽媽媽說變化大,基本上都商業化了。
“老房子變化不大,大都改成了店鋪,沒有了以前的樸實……”
外婆也不知是該說好,還是說不好,她改口道:“我們走錯了方向,本來可以直接走到放生橋,因為買門票的緣故,多轉了半圈。”
走到橋頭,已經是中午十二點,徐杜鵑邊走邊低頭,放下手來說:“媽,中午我們就近找一家,怎樣?”
“好,這裏也有老飯店,在橋頭右邊第一家。”
外婆抬頭望了望。
蘭蘭指著前向說:“外婆,我知道,前麵是泰安橋,對麵有座寺廟。”
“蘭蘭的記性這麼好。”
韋滬好不羨慕,他算是個路盲,不來個兩三次,一般記不住。
“表叔,我春節才回來過。”
蘭蘭不知表叔的弱點,又強調了一遍。
眼下,徐杜鵑不會說出實情,去問道:“蘭蘭,你成績怎樣?”
蘭蘭點了點頭答道:“前十名以外,前二十名以內。”
外婆不滿道:“你直接說中等偏上……”
說著,她手指飄揚的旗幟招牌說:“馬上到了,就是這家阿婆飯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