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1 / 3)

楊秀秀吃完了飯,就急忙點燃一根香,拿著鞭出去放。一出門,一股冷風迎麵襲來,她打了個冷戰,往大門瞅瞅,她好象看見爺爺那猙獰可怖的麵目,奶奶拐著一雙能鑽過一頭豬的羅圈腿回來了。她緊緊的靠在門口,感覺陰氣逼人,她不敢往前多走一步。妹妹已經睡著了,沒有人陪她玩,爹和媽在家包餃子。楊秀秀放了兩個鞭,便急忙回屋暖和一會兒。其實暖和不是主要的,更主要的是,她怕爺爺和奶奶真的回來過年。她抬頭瞅瞅燈籠杆子上的燈籠,裏麵的蠟燭忽閃忽閃。楊占武家的燈籠杆子很高,足有**米高,是一根溜直的落葉鬆杆,是楊占武從落葉鬆林裏精心挑選出來的。飛雲浦人過年好比燈籠杆子的高矮,燈籠杆子高,就意味著以後的日子會紅紅火火,一比一高。所以,全村的燈籠杆一個比一個高。可誰家的燈籠杆子也比不上楊占武家的燈籠杆子高。盡管楊秀秀不願意就這麼快的把三十過去,但時間真怪,它還是一分一秒的悄悄溜走了。半夜了,楊占武又拿出一卷燒紙,到門外的空地上去燒,這次他沒帶楊秀秀去,而是自己一個人去燒的,這叫發紙。發完紙就該吃餃子了。媽媽把楊秀秀叫回了家,又把楊麗麗叫了起來,媽媽開始煮餃子了。楊占武發完了紙,回到院子裏,把那掛沒拆的鞭放了。發紙的過程就算完事了。媽媽包的是芹菜餡的餃子,其實,楊秀秀最愛吃的是酸菜餡的餃子。可媽媽了,年三十不能包酸菜餡的餃子,是吃酸菜以後人就會酸急,脾氣不好。餃子煮熟了,媽媽先撈出一碗,放到家譜前麵,這是給先人吃的。然後,大家才能吃。為了晚上能精神,楊占武特意買了凍梨,是在鬆江買的。年三十晚上,用涼水緩上一盆,即是水果,又能讓人精神解渴。楊麗麗吃多了凍梨,後半夜肚子疼了起來,把一家人都折騰得沒睡好覺。到後半夜,飛雲浦靜悄悄了,偶而有一兩聲鞭炮響。楊秀秀困急了,雖然還沒玩夠,但也不得不躺到炕上呼呼大睡了起來。直到大年初一上午,拜年的來了,她才起炕。

秀秀,洗臉吃飯,吃完了飯,出去拜年!媽媽又煮了餃子。這時,楊麗麗也穩當了,也不喊肚子疼了,爬起來吃餃子。媽媽和年三十一樣,把頭一笊籬餃子盛在一個供碗裏,供奉祖宗,然後大家才吃。

楊秀秀重飽食還沒好利索,隻吃了幾個餃子,就上鄰居家拜年去了。

初一更快,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楊秀秀的心裏很不是滋味,好容易盼來的年,就這麼在不知不覺中,悄悄的過去了一半。初一下午,媽媽炒了新菜,新燜的大米豆幹飯。楊占武高興,每頓飯都喝一瓶白酒。吃飯時,他囑咐楊秀秀和楊麗麗多吃點,因為初二下午就基本換飯了。吃完了晚飯,睡一宿覺就初二了。初二下午,媽媽騰的粘火勺,把初一吃剩的菜熱一熱。楊占武又喝了一瓶白酒。一家人吃飽喝足後,楊占武要去送年了,這是老規矩,年三十把老人(故去的)接回來過年,初二晚上就得送走。楊占武送年,楊秀秀也要跟的去,通過這三,她並沒看見爺爺奶奶回家過年,所以,她也不害怕了,就吵著鬧著要跟爹爹去送年。楊占武被纏不過,隻好領著她去送年。出了院門往前走,還是那片開闊地,在林區燒紙得加十二分心,必須得有一塊開闊地,還得找一個窩風的地方。等楊占武領著楊秀秀送完年回來,媽媽已經撤完了供,把家譜也卷了起來。年就這樣過完了,讓楊秀秀很留戀,心裏空落落的。

聽了楊秀秀講敘時候過年的事,徐大壯無限感慨!他苦笑笑,,你還不錯呢,俺聽你這一講,你時候過的那可真叫做年,有年味,讓人回味無窮。俺可就不能和你比了,俺從沒了父母,和爺爺在一起。後來,爺爺也死了,俺就寄居在一個遠房叔叔的家裏。唉!那時候才叫一個苦呢,別人家的孩子過年有鞭炮放,有新衣服穿,可俺就隻能穿那補丁落補丁的衣服了。提起時候的事,徐大壯的心裏酸酸的,他不愛回憶,更沒和任何人講過時候的事,那是一段辛酸的往事,是充滿淒苦的童年。徐大壯把話拉回現實,和楊秀秀,秀秀,春節山莊得多準備點菜,尤其是土特產品,多準備點蛤蟆,一個春節咱們也能賺許多錢。那些北京人要到咱們這來過年,怎麼也得準備出三的吃喝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