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高考(1 / 2)

東域聯邦的統一高考時間是在七月七日。

接下來這段時間,淩礫幾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考前的文化課複習當中。通過一次次的模擬試卷考試,淩礫對文化課的成績,信心也是是越來越充足!

“雖然文化課隻點了六成比例,可還是很重要的。”

這是淩礫給自己的心理暗示。

這一段時間,對於那些平時學習成績“七上八下”的學生來說,最是煎熬。

“狗*日*的七月!”

淩礫突然想起了這在另一世高考季很著名的一句話。

鍾老師在考前又專門來了一趟青崖城,並叫著淩礫一起吃了頓便飯。隻不過淩礫所檢測出來的資質並沒有達到西秦軍校破格錄取的標準,所以還得參加高考。鍾老師倒是提了一下,隻要他考得不是特別差,她就有辦法將他給錄取進去。

但是前提條件就是必須進入陣紋學院。

“也不知最終是西秦軍校還是西涼分校?”

這是淩礫心裏的想法。

七月七號,這是高考第一天。

青崖城曆次的高考考點都是安排在青崖一中,沒有辦法,這所學校的條件最好。

淩礫提前一個小時就趕到了考場,此時一中校門外,聚集了大量的考生和家長。家長主要來自內城,外城的家長們雖然也是惦記自家的孩子,不過要進內城還需要辦手續,而且這幾天管得也緊,流程特別麻煩。

另外,為了保證考試的順利進行,包括城衛軍也是動員了起來,保障安全,疏導交通。

東域人,曆來是有重視教育的傳統,不管是在大災變前後都是如此。

文化課考試的科目足有七門,語、數、史、地、生、理、化,不分文理科。

大災變時期,人類發現之前的應試教育存在著極大的缺陷,特別是文理分科考試製度。這造成了學生們的因為所學知識的缺陷,應對災變的能力極差。

文科生缺少最基本的自然科學常識,適應自然的生存能力差,而理科生則國家、民族觀念淡漠,缺少集體團隊協作精神,這都是造成了大量原本可以避免的不必要傷亡。所以在經曆了黑暗時代後,再重新恢複教育時,就改正了原來的一些錯誤做法。

這也造成中學生實際上文化課學習壓力很大,不過,這麼做也有好處,至少考生們平時的知識麵比較全麵,輕易不會被一些簡單的“騙術”所迷惑。

那些“大師們”的生存環境和土壤倒是要比大災變前變得艱難了許多。

隨著校門打開,考生們湧進青崖一中漂亮的校園,開始了人生中第一次的社會競爭。

淩礫在脖子上掛著準考證進了三樓的考場,找好座位,再環顧了一下四周。

考生們都被打散了安排座位,原則上是盡量同校的不安排在一起。

周圍都是不認識的考生,這教室裏雖然還有幾個五中的學生,但隻有一位名叫李暉的女同學是自己的同班,而且兩人還隔著好幾排座位。

淩礫發現李暉和自己同一考場後,於是往前麵走了過去,跟李暉打著娟秀:“嗨,這麼巧,好好加油!”

他又不是第一次經曆這樣的場麵,相對於其他麵帶緊張的考生們,就顯得輕鬆從容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