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鳳印和皇後冊(1 / 2)

\t小亭外麵有一株千年古山茶,樹冠優美,葉色亮綠。每當天氣晴好的時候,藍熙之和蕭卷就喜歡將文案搬到山茶樹下,沐浴著葉間縫隙裏的絲絲陽光,伏案工作。

\t這是冬日裏一個難得的豔陽天,所以,一大早,侍從就將桌幾在茶花樹下擺好,兩人吃過早餐,立刻開始了緊張的工作。

\t編輯這套文選的事情已經做了一大半,兩人在收錄的觀點上大同小異,早已定下了選稿的兩條原則“麗而不浮,典而不野”、“事出於沉思,義歸於翰藻”,讀書台裏前後共有一百多人參加,因為準備工作充分,很快,就進入了最後階段。

\t蕭卷沉溺於一套陶淵明的手稿,好一會兒才抬起頭,欣然道:“熙之,如果有時間,我一定為陶淵明單獨做一本選集!”

\t藍熙之笑起來:“陶淵明是裏麵的出類拔萃者了,蕭卷,清理完這卷,就該作序定稿了。”

\t蕭卷放下手稿:“文選的序原本該早作,我也曾打算自己寫,可是,有藍熙之在,誰敢搶先?”

\t“哈哈,蕭卷,你這是在誇我呢?”

\t“當然了!”

\t藍熙之也不客氣,提筆在早已鋪好的紙上就寫了“文選”兩個大字。蕭卷細細一看,點點頭:“書畫雙絕藍熙之!熙之,我常常覺得自己的書法已經很不錯了,可是,每次看了你的字,就會覺得自己不過爾爾……”

\t藍熙之悄悄轉動眼瞼,“嘿,我不止書畫雙絕,現在武功也很好了哦……”

\t蕭卷看她興高采烈的樣子,拉住她的手,正要說什麼,一名侍從走了過來,低聲道:“殿下,有密使來了……”

\t他身後,一名便衣的宦官立刻跪拜下去:“殿下,請速回宮,皇上病危了……”

\t原來,剛入初冬,一場偶然的風寒又讓皇帝臥床不起。蕭卷知道父親因為這兩年憂心猜忌朱敦的不臣之舉,勞心勞力早已快油竭燈枯,上次雖經葛洪診治,可是,如今再陷疾病,真不知情況會如何了!

\t他幾乎想也沒想,就看向藍熙之:“熙之,我們走吧!”

\t“好的!”

\t藍熙之也是不假思索的立刻答應。

\t皇宮。

\t宮門設立了四個角樓,每座角樓高達百十米,皇家衛兵日夜在角樓上站崗放哨,俯瞰四周,居高臨下,登高望遠,呈現出一種強烈的威勢和戒備之意。

\t一隻腳跨進宮門,心裏忽然“咯噔”了一下,盡管是刹那之間的遲疑,蕭卷還是察覺到了。他抓住她突然變得有些冰涼的手,微笑道:“熙之,不要害怕!”

\t藍熙之回頭看看緊閉的宮門,清淨的庭院、寂寞的宮花,忽然覺出這裏的有關生的氣息,是如此脆弱。她也緊緊拉了下蕭卷的手,又放開,默然的跟在他身邊,往越來越深的宮廷走去。

\t這場風寒來勢洶洶,皇帝纏綿病榻半月後,已經病入膏肓,神仙難治。

\t蕭卷趕回去守了十來天,皇帝就駕崩了。

\t料理完喪事,宮裏的一切又開始慢慢恢複正常。先帝子嗣不旺,謝妃的兒子早夭,存活的隻有三個兒子,除了蕭卷外,另兩個小兒子都是浣衣局的同一個宮人所生,一個7歲,一個五歲。

\t太子蕭卷毫無異議的登基,一切政事照舊,隻等來年改元。登基當天,蕭卷就宣布立自己7歲的大弟弟為皇太弟,由太尉朱濤任老師進行教育。

\t眾所周知,太子並無子嗣,太子妃逝世後也未再娶。可是,他尚年輕,今後還會有自己的子嗣,何以剛剛登基就立下了儲君?

\t那些原本有女兒的豪門大族,原本早已看準從太子妃到皇後的位置,可是,新帝此舉無異於給眾人潑了一瓢涼水,皇太弟由朱濤輔助教育,更是確保了儲君地位,即便女兒封後,所生兒子也無法立為太子了。

\t所以,眾臣無不疑惑,可是新帝給出的理由又無懈可擊,不好諫議。新帝早在做太子的時候就時常代替先帝處理政事,熟悉各種政事。眾人皆知,新帝性格決斷,並非猶疑不定之人,因此,立儲君的事情並未遭到多大阻力。

\t眾臣裏,最失望的是何延,先帝再世時,非常信任他,又經他多次鼓動,曾經強烈流露過會將他的女兒選為太子妃。可是,新帝登基,不封後,先立儲君,難免讓他失望。更重要的是,新帝再次啟用朱家,較之先帝時候更加榮寵,自己的勢力無形中又損失了一大截,因此,當和他關係很好的同僚或者同黨正要按照他的意圖反對時,何延使了個眼色,阻止了眾人,想觀望一段時間再說。

\t接下來,眾臣又回到了老路上,還是關心新帝的皇後人選。雖然儲君已立,皇後這塊金字招牌的吸引力未免打了一些折扣,可是能夠執掌鳳印,對於豪門大族來說,還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不過,新帝早前無寵妃,現在先皇剛剛去世,短時間內也不能選秀,因此,皇後人選,更加成為了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