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的禦物飛行,一般是在中低空,能超過山嶽之巔就夠了,飛太高了容易掉下來,修仙者也是會摔死的,雜書上有個樵夫遇仙的故事裏提到,那所謂的‘仙人’就是禦劍飛行不穩,從空中掉下來的,差點就摔死了。
在這一點上,雲蘇對斬劍有絕對的信心,拿來就能用,無須鑲刻陣法,祭煉盤劍,並且高中低空都沒問題,隻是不知道對修士來極為危險的罡氣層能飛行不。
第二種,是馭獸之法。
如果能找到一隻可以飛行的靈禽異獸,不管是靈禽妖類還是什麼異獸精怪,一旦馴服,就可以乘坐出行,常見的以鳥類居多,如仙鶴,大雕,鷙鳥一類,隻要脫了野獸的範疇,拿來當坐騎都不錯。
在凡人眼中,能馭獸飛行的都是高高在上的仙人,意味著實力強大,坐騎越強,飛的越快,不消耗絲毫法力,關鍵時刻還能幫著打架鬥毆,年深久遠還能化為人形,伺候主人起居。
隻是一時間雲蘇也沒地方去抓捕,隨手抓一個妖精靈怪,又不一定看得上,也就暫時放棄。
第三種,是禦氣之法。
這種純粹的禦氣之法,行蹤最為詭異,來去無蹤,隱於地五行之間,以雲蘇的道行和化神境界,心念一動,也能飛行,詭秘無比,就是太耗費法力,消耗很大,不適合一般修士用來飛行,也不適合趕遠路的長時間飛行。
第四種,是規則之法。
規則之法,是在通曉五行,親和地的基礎上,還要能夠觸摸到一絲地間的空間規則,要做到遠距離瞬間移動,必須要打破某種桎梏。
雲蘇也嚐試了一下,發現單純依靠化神境的修為,還有目前的道行,強行打開這道桎梏,出現在千百裏之外也不是做不到,可惜準備時間太長,速度太慢,不靈活,消耗太大,而且非常不安全。
這種思路,萬不得已的時候可以拿來逃生保命,卻不適合日常。
第五種方法,雲蘇是最中意的,也是最早就想到的。
那神話傳中的猴子,這樣不學,那樣不學,卻死皮賴臉地學了筋鬥雲,後來靠著這門神通,殺人越貨,出門旅行無往不利。
筋鬥雲沒地方去學,騰雲駕霧倒是可以推衍的。
“聚!”
雲蘇掐動真訣,伸手招來了夜空中飄過的一朵棉花雲,巨大的雲團被法力牽引,不斷變,最後落下地來時,已經隻有三尺見方了。
雲霧凝若實質,和想象中的飄然若絮不一樣,反而水氣充盈,彈指射向院中空地,嘩嘩嘩的就下起了一陣雨。
“引!”
雲蘇沒有放棄,剛才丟掉的這團雨雲中,雖然確實水汽占多數,但有一股雲氣在裏麵,便又施法招來了一塊雲團,大約一丈見方。
這次隻是稍微聚攏,伸手輕觸,還有點質感,比棉花糖更柔軟了一些。
整個人輕飄飄的飛上去,踩在上麵,猶如站在水波之上,微微沉浮,居然成功地托住了人,沒有落下來。
“起。”
心念一動,雲霧就慢慢升起,托著雲蘇飛高,越過了院牆,慢慢地飛到半空中。
前後左右,上下升降,法力引動地之間的風之力,飛起來倒是很輕鬆,消耗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