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滴水之情湧泉相報(1 / 3)

寧安堂是一家老字號藥鋪,擁有百年曆史。

藥鋪地處城南人煙密集的坊市中,藥堂門口,左側懸掛了一個巨大的葫蘆,寓意著懸壺濟世,右側懸掛了一個偌大的魚符,象征病愈平安。

牌匾上的三個寧安堂大字,更是被歲月刷上了一層包漿,被人擦得鋥亮。

寧安堂很大,當街三開門的格局,正麵就有三間普通店鋪那麼寬大,後堂還有不少大夫坐診。

雲蘇望了一眼,見那塊牌匾上居然有一些功德之光纏繞,葫蘆和魚符上也有香火信念之力氤氳,看來確實是懸壺濟世之地。

但寧安堂上空,此時卻有一絲陰霾,看來就是今日的禍事了。

數百人將寧安堂門口的大街圍的水泄不通,最裏麵一直有人在高聲大喊殺人了,雲蘇幹脆將王玄漁舉了馬馬肩,身形微動,就帶著王玄機擠了進去。

十八個披麻戴孝的人,正跪在寧安堂前,麵前擺了一具連生漆都還沒有刷的新木棺材,正在和一堆藥鋪的夥計對峙。

王長安則氣的滿臉通紅,被夥計們護著,不讓他衝出來理論。

“砰!娘啊!孩兒不孝,你死得好慘啊……砰!是孩兒不孝,讓庸醫害死了你……”

棺材麵前,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正一邊以頭搶地,磕的滿臉是血,一邊痛哭,淚水流下來,血水一攪和,滿臉就花了,看起來淒慘無比。

“寧安堂世代行醫,醫術向來精湛。王老善人更是妙水回春,聽他的獨子王長安年紀輕輕就得了真傳,怎麼會醫死人了呢。”

“是啊,前幾日寧安堂還在義診,分發消暑的藥茶,老夫還見到了王公子,我氣色不佳。

原本想著看病要花銀錢,隻想領一碗藥茶的,結果那王公子實在沒錢便算了,老夫不好意思要,看了病,現在還掛賬賒著呢。”

“老身怎麼聽著這王公子有些傻呢?開門兒做生意的,不收你錢,還要白送你?”

“一副湯藥不過兩三個銅錢,幾個月前,王公子買了一個賣身救父的黃花閨女,直接給了二十兩銀子呢。別人還以為他買個女人回去添房,結果現在藥鋪裏幫忙招呼女病患呢。”

“你們今這事兒,不會是好心辦壞事吧?”

“別瞎,人命關,看看熱鬧便是了。”

“不錯,開藥鋪總會醫死人,不準這漢子也是訛錢的。這事兒呢還得官府來判,等官府來人帶回去一審,看看到底誰是誰非。”

那滿臉血淚的漢子聽大家議論紛紛,不由撞的更狠了,大聲嚎啕道:

“地良心,的雖然不孝,卻萬萬不敢用親娘來訛錢的。我娘隻是胸口有些不適,今日要來寧安堂看大夫,出門前,回家後都是好好的,的為娘煮了藥,喝下去沒多久就滿臉發紅,嘔吐而死,難道不是吃藥吃死的嗎?

此事,的有許多鄉鄰族人親眼所見。”

“不錯,我們可以作證!”

身後的十幾人也跟著連聲大喊,群情激奮。

那王長安終於掙脫了夥計,卻是滿臉通紅,披頭散發地道:“地良心,我,我王長安何曾醫死了你母親。

辰時你母親前來寧安堂看病,經我診出乃是胸痹心痛之症,原本想要施以針術,再輔以一副湯藥,如此反複,兩三月或許能好轉。

但你母親家中沒有多餘的銀錢,隻想以針灸止疼,回去後另尋草藥自治,還讓在下指幾種常見的藥草。”

王長安稍微緩過來一些,向在場的數百人抱拳道:“在下擔心藥不對症,吃出了問題,便沒有推薦藥草,若是一副藥便可好轉,我王長安便是送了又何妨。

原本想讓老夫人掛賬,她也不肯,便隻好讓她回去靜心調養,臨走前叮囑她若有不適可再來針灸,一共隻收了她一個銅錢而已。

在下連藥都沒有開,為何會醫死了人?”

“不,不可能,我明明見到母親帶回來了藥,還是用你們寧安堂的藥紙黃封包裹的,母親喝了以後狂吐不止,嘔出的都是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