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寶才是最好打發的,一串糖葫蘆七個糖球,幾個月前才能舔著兩個玩,現在卻能獨自吃一串了,樂的直蹦,吃的王玄機的衣服和青絲秀發上到處都是,讓當大姐的忍不住聲笑罵逗她。
不多時,三人便回了家,正好韓玉來了,雲蘇便叫住了他。
“蘇先生,不知有何吩咐。”
“韓管事,我看這漁陽一帶還有一些窮苦人家,以及許多沒有來得及返鄉的西境三洲百姓,光漁陽城,每日因餓致死的便不下三四十人,想要盡快施粥一些時日,不知可有辦法?”
雲蘇原本是想把兩件事情都交給劉員外去做,但路上遇到王長安這件事,順路把岐黃會的事情許給了他,幹脆把施粥的事情也直接辦了,免得再去劉府一趟。
“哦?這施粥的想法倒是善事,雖然漁陽城偶爾有人施粥,官府也辦了粥廠,但卻不不是日日都有,更是管水不管粥,管喝不管飽,隔三差五的,流民百姓也總有餓肚子的時候。
唉,這每逢兵荒馬亂,疾病瘟疫之年,不漁陽,何處不是餓殍載道,聽遙遠的國度,甚至有許多鬻兒賣女之事。
蘇先生既然有此善舉,不如將此事交給韓玉,韓玉家中有一賢妻,熟讀詩書,通曉數算,最是會過日子,由她張羅施粥,定然周到無比。”
韓玉一聽雲蘇要做善事,頓時高興起來。
妻子現在不用為別人家洗衣織布補貼家用了,倒是可以為她謀個事做,蘇先生這等世外高饒差事,不求銀子,辦好了就是跟著做了善事。
不過,他也不忘提醒了一句,凡事量力而行,畢竟蘇先生剛買了大宅子,也不知道手中銀錢是否吃緊。
“如此甚好,你今日便在城中內外大致查看一番,估個數出來,把米柴人工和工具也一並算上,再算上韓夫饒酬勞,明日便開始施粥。”
雲蘇自然是樂得交給他,既能不耽誤前院的改擴建,又能施粥行善,兩全其美。
判斷一個人是否堪用,若是子女,便看他們的父母如何。若是女人,便看夫兒如何。若是男人,便觀其妻與子。
“蘇先生,這施粥的時限暫定幾日呢?”
“你們賢伉儷先看著辦吧,隻要每日來領粥的真正窮苦之人還多,粥鋪就暫時開著。”
韓玉聞言一驚,這事可不了了,西境三州的逃荒災民可不在少數,漁陽城的流民雖然隻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往年烏蘭人入侵,這大成數州可是要一兩年才能緩過去,徹底消停下來,不禁暗道蘇先生真是世外高人,連施粥的風格都和之前想建藏書樓時一模一樣,自己自認為是飽讀詩書的秀才,看來怕是讀書讀少了,有些跟不上先生的思緒和想法。
“若是長久施粥,這粥鋪還請先生賜下一個名號。”
雲蘇微微沉吟,道:“這粥鋪雖然不會一直開著,但也會長久辦下去,便蕉粥而複始》吧,朗朗上口,見聞知意。”
“……”
韓玉不禁覺得,也許自己是真的讀書讀少了,別的粥鋪,都叫什麼施粥鋪,濟粥堂,照著先生的意思,寓意其中,若是叫個‘蘇粥’好像也不錯。
唉,可惜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回去讓夫人一起好好算算,合計合計,遇到這樣的世外高人,自己又能什麼,盡量少花錢辦好事吧。
……
轉眼,數日過去。
城外的‘粥而複始’已經開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