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下第一(六章第一更)(2 / 2)

不過,他也不忘提醒了一句,凡事量力而行,畢竟蘇先生剛買了大宅子,也不知道手中銀錢是否吃緊。

“如此甚好,你今日便在城中內外大致查看一番,估個數出來,把米柴人工和工具也一並算上,再算上韓夫人的酬勞,明日便開始施粥。”

雲蘇自然是樂得交給他,既能不耽誤前院的改擴建,又能施粥行善,兩全其美。

判斷一個人是否堪用,若是子女,便看他們的父母如何。若是女人,便看夫兒如何。若是男人,便觀其妻與子。

“蘇先生,這施粥的時限暫定幾日呢?”

“你們賢伉儷先看著辦吧,隻要每日來領粥的真正窮苦之人還多,不管是西境三洲的百姓,還是其他的苦命人,粥鋪就一直開著。”

韓玉聞言一驚,這事又小不了了,不禁暗道蘇先生真是世外高人,連施粥的風格都和之前想建藏書樓時一模一樣,自己自認為是飽讀詩書的秀才,看來怕是讀書讀少了,有些跟不上先生的思緒和想法。

“若是長久施粥,這粥鋪還請先生賜下一個名號。”

雲蘇微微沉吟,道:“這粥鋪雖然不會一直開著,但也會長久辦下去,便叫《粥而複始》吧,朗朗上口,見聞知意。”

“……”

韓玉不禁覺得,也許自己是真的讀書讀少了,別的粥鋪,都叫什麼施粥鋪,濟粥堂,照著先生的意思,寓意其中,若是叫個‘蘇粥’好像也不錯。

唉,可惜不知道要花多少銀子,回去讓夫人一起好好算算,合計合計,遇到這樣的世外高人,自己又能說什麼,盡量少花錢辦好事吧。

……

轉眼,數日過去。

城外的‘粥而複始’已經開了起來。

許多西境三州的流民和本地的窮苦百姓,忽然發現城外多了一家既好喝,分量也足,若是老弱幼小排隊領粥,不但管飽,還能配兩塊鹹菜。

每日都有數千人排隊,人多的從早排到晌午,十口大鍋就沒停過火。

一開始,韓玉和妻子王氏,原本還為雲蘇想了十幾種開源節流,減少支出的辦法。

“蘇先生,您這施粥自然是好的,但是依您的意思,那一斤米也就能煮出十碗粥。以目前的市價,一兩銀子隻能買一千斤糙米,一天若是施一萬碗粥,一兩銀子便沒有了,算上工錢,柴火,以及陶碗鍋盆損毀之類的,一年便是好幾百兩銀子沒了,銀子可是不經花的。

何況,人心貪婪,長期施粥定然滋生懶惰,助長不勞而獲之風氣……”

在韓王氏看來,這一年不說多了,光是施粥就花掉價值大半個衛府別院的銀子,蘇先生即便是世外高人,又如何承受得起,自家相公可是還心心念念修藏書樓,別樓還沒修起來,銀子先沒了。

雲蘇聽了那韓王氏的說法,覺得非常有道理。

“韓夫人言之有理,銀子確實不經花,這一天一兩銀子肯定不夠用,這樣,我們暫時按照一天二兩銀子來謀劃此事。老弱幼小,添兩塊鹹菜,皆可管飽。

時間上先以三月為期,施粥的規矩也由二位來定,雖然水至清則無魚,但盡量讓粥落到真正行將餓死之人腹中。待蘇某歸來時,我們再複盤此事。這是二百兩銀子,今日便交由韓先生掌管。”

雲蘇也是見西境三州的流民太多了,即便官府和富家們都在想辦法救濟,但還是有許多人餓死。

這才想到了施粥救災,聽韓王氏提醒,雲蘇其實也有些無奈,想到了人性之惡,好心未必辦壞事,壞的是人心,有的人肚子是真餓,或是活活餓死,或是離餓死也不遠了,有的人卻是不愁吃喝,反而家財萬貫,卻反而大到貪墨賑災款項,小到從饑民口中奪食一份善粥。

施粥隻是目的,至於做法和過程便讓他二人去把握吧。

“是,先生。”

韓玉夫婦二人點點頭。

施粥的事情暫告一段落,雲蘇也見了慕名而來的王家父子,商談了一番岐黃會的事情。

相比急公好義,為人單純,樂善好施的王長安,王老爺自然想的周全許多,善事要做,生意也要做,家業更不能不要。

父子二人帶著許多疑問而來,雲蘇見這岐黃會不比施粥,不可能在自己離家之前便有眉目,一想到那韓玉夫婦二人心思縝密,辦法頗多,幹脆把二人叫來一起,將心中種種關於岐黃會的設想講了一遍,然後讓他們先回去商議,等過些時日自己突破歸來時,再定計策。

52066/51576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