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仙人歸來不識路(第四更十萬火急求訂閱)(1 / 2)

“成仙了,真好!”

雲蘇睜開眼來,輕吐一口氣,隻見如白浪激射而出,在身邊的方圓百丈化作水霧,氤氳嫋嫋,裏麵好似有春夏秋冬,又好似有日升月落。

無數的往事,自水霧中一閃而過。又有許多人和事,在其中自行衍化未來。

心隨意動,道顯神通。照見過去,窺得未來。

“我這胸中五氣,澎湃無比。而頭頂三花,除了無比明亮外,還有異香繚繞。更神奇的是,就連長生雲台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雲蘇凝神閉目,竟然有一種踏入返虛境已經許久許久的感覺,而不像是剛剛才突破的。

“從種種蛛絲馬跡來看,雖然不至於到了返虛大成的境界,但卻絕非初入返虛。”

雲蘇略一沉吟,卻是苦於手頭完全沒有可以參照的返虛境秘籍,連到底處於何種境界也不知道。

在化神境的時候,識海之中原本是汪洋一片,長生雲台漂浮其上,現在識海汪洋不見了,整個化作了一片虛空。

偌大的識海中,隻有空蕩蕩的長生雲台,還有兩麵紫氣氤氳,金光綻放的長生仙令,雲台後方的那一株虛無古樹依然沒有什麼變化。

“法力凝聚的識海汪洋不是消失了,隻是換了一種形式,稍微引動,便能察覺整個識海中充斥著毀天滅地一般的磅礴法力。”

雲蘇也不再多想,覺著成仙了真是萬般好,僅僅是返虛地仙本身的強大,便勝過了化神之境時近百倍。

對天地間的萬事萬物,也看的更加通透。

對過去未來種種,也多了一些推衍的能力,而不是似以前那般,走一步看一步,隨心所欲,運氣和實力對半分。

“仙人明過去,知未來,避災劫。化神境的人道真仙不過是度他人,返虛地仙卻是度自己,橫跨萬載歲月如白駒過隙,穿過無數虛空似閑庭信步,元神勾連天地,壽元更是悠長無比。”

雲蘇拿出一塊空白的玉牌法器,趁著這千載難逢的突破良機,將許多玄而又玄,難以言傳口述的感悟都刻錄了進去。

這份寶貴的返虛入道小劄,融合了心篆,口述,文字,圖像,還有諸多包含感悟的神識意念。

此時,雲蘇隻覺得整個人道心通靈,仙意昂然,以前一直忙碌沒有去做的事情,幹脆便一起做了,繼續取出了兩塊空白的法器玉牌,將通玄經上未全的引氣大境界補齊,接著又記述了化神境的修煉心得。

於是,引氣篇,化神篇,返虛篇,一共三篇修煉心得都一口氣成了,隻要日後將返虛境稍作完善,清風道場也有了一門可以傳承的修煉心得。

此法非陰陽魚圖那般的修煉秘籍,講的是幾個境界的修行真意,諸般心得體會,在雲蘇看來,如果隻是日常修煉,那《通玄經》便夠了,它行文嚴謹,貼近生活,頗有大道至簡的意味在其中,比起那些故作神秘,玄而又玄的什麼大門大派的引氣神功強得多。

有《通玄經》作為引氣入道的基礎功法,再加上三篇修煉心得,便齊了。

“《通玄經》既然助我入道,這三篇修煉心得便一起歸入吧,編為《通玄經·補遺篇》,日後除非必要,法不輕傳。”

雲蘇下定決心,日後萬一要為人師,道場也得有些壓箱底的東西,總不能凡事都以一句‘大道隨心,爾等自行領悟吧’來作推托之詞。

“眾生雖未見我返虛入道,我返虛入道卻應該照見眾生,雨露皆沾。”

心中一動,如入道時一般,雲蘇選擇了回饋這一方天地。

言出法隨,天地有感。

隻是一瞬間,許多遊離在天地外的靈氣,便猶如得了神敕,齊齊湧動,就連那許多晴空萬裏之地,仿佛也響起了連綿不斷的低沉雷鳴聲。

須臾,一股如山似海的巨大雲氣從天而來,由北向南,沿著大成的疆域,橫推向南,雲氣過處,淅淅瀝瀝落下一場含有稀薄靈氣的小雨,對於凡人來說,是消暑降熱,滋潤大地。

對於無數的修煉者,或者靈智將開未開之輩來說,卻是天降甘霖,不啻於入道機緣,或是躬身,或是叩首。

這番天地異象,自然引起了許多修煉者的注意,尤其是幾個望風而來的修士,正躲得遠遠的,眺望著眼前的神山。

“嘶,傳聞這神山中有異寶,看來今日怕是要出世了。”

為首的一名黑臉修士,修為已經到了凝神境,此時卻是忍不住渾身顫栗,莫非修行千年,終於輪到自己走一回驚天大運了。

“師叔,我們不是來打探仙器的下落嗎,這神山傳聞是有死無生的絕地,還是不要進去了吧?”

旁邊幾個毛頭嫩臉的小修士,看到遠處那瑞氣隱現的神山,不由心中打鼓。

“我呸!就你們幾個金丹都沒有凝聚的小子,還想打探仙器的下落,不老山崩塌後,南洲十大門派都在尋找仙器的下落,輪得到你們打探。”

那黑臉修士,似是自語一般歎道:“這世道真是看不懂了,不老山傳承兩萬年說沒就沒了,從來隻見過千人萬人爭搶仙器,何曾見過被仙器追上山滅了滿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