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富論》中,王玄文認為國之大事應該以民為本,並且將漁陽書院的符紋之道重點闡述,認為國家不富不是因為君臣不勤勉,也不是因為百姓沒有辛苦勞作,隻是因為生產力太低下。
他在文中提了許多發展經濟的建議,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建議朝廷大興符紋之道,立足於符紋之道,改革和提高生產力。
為了讓這篇科考文章簡單易懂,他還舉了很多例子,比如漁陽書院符紋院的符紋學徒們,已經能夠在馬車上麵刻錄符紋。
經過實際地測試,刻錄了符紋的馬車,載重能力是原來的數倍,馬拉車的速度不但沒有降低,反而還快了許多,就連人乘坐的舒適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類似的例子,他舉了很多,就是要證明這符紋之道用來提高大成王朝的生產力,讓百姓富起來,讓整個王朝富起來,讓大成強盛起來是切實可行的。
“這個狀元來之不易,嚴格來說卻是非一人之力,但也是實至名歸。”
在雲蘇看來,王玄文得這個狀元一點兒也不浮誇,那文章中的一些話,也是他想借王玄文的口告訴柴進,告訴朝廷,告訴整個大成天下。
在最終參加殿試前,王玄文也不知道是心有所感,還是早就想寫,甚至專門寫信請示過,能不能在科舉文章中寫這些東西,雲蘇是回信同意了的。
十幾年前,剛下垚山就想當大官的少年,以雲蘇如今的道行看來,那時候可謂是一點兒希望都沒有,充其量也就是一個進士。
但王玄文待在清風小築這麼十幾年,確實受益良多,又多少受了自己一些影響,再加上身體素質,悟性,聰明才智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雖然在修煉之道上依然是庸碌之才,但加上他原本就喜歡讀書,這些年來成為修煉者後更是看了不下十萬冊藏書,再加上這篇《民富論》,不管柴進有沒有看在清風小築的麵上,點他為狀元,都不是什麼意外之事。
太子想要讓王玄文走得更穩妥,但成華帝不一定那麼想,而成華帝要欽點王玄文為狀元,太子也一定不會攔阻。
《民富論》裏麵的很多東西,道理其實並不難懂,難的是有沒有人點破,捅破那一層窗戶紙,一旦捅破了,像成華帝這樣天天熬夜處理政務的明君,是不可能看不出其中的巨大價值的。
而且,欽點王玄文為狀元,這其中未必沒有重視符紋之道的意圖,漁陽書院開設符紋科,建起符紋院,朝廷自然是知道的,隻是之前一頭霧水,看不明白,今天王玄文捅破了,成華帝算是以此表明了態度。
“符紋之道大興,大成王朝也許就此種下萬年強盛之基。還有玄文高中狀元,都是雲大哥你的功勞。”
王玄機擦掉眼角的淚水,極為罕見地深深望了雲蘇一眼,轉瞬便恢複了正常。
“一家人,哪有什麼功勞不功勞的。”
雲蘇淡淡笑道。
之所以會大費周章,先是推衍符紋之道,然後被雷劈了三年近萬次,雲蘇自然所圖甚大,今日何止是奠定了大成王朝的萬年基業,方才心中一動,卻是已經察覺到了一絲成道之機的契機。
“奇怪了,我方才成為逍遙天仙,卻已經觸摸到了成道之機,那可是無垢金仙的待遇呢。”
雲蘇不由大喜,最終還是要走人道,而這符紋之道,算是第一步吧,隻是這成道之機不能假手於他人,必須要萬無一失,否則,就會被半途掐滅,成道之機毀於一旦。
……
漁陽書院的學子王玄文高中狀元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天下,同時,成華帝讓皇後何濡葶以回鄉省親的名義,帶著五十萬兩銀子和一隻五千人的精兵,趕赴漁陽城,準備再次擴建漁陽書院。
同時,皇後還帶來了上千名才智聰慧的學子,準備參加符紋院的考試,看看能不能領悟那符紋之道。
至此,大成王朝的符紋之路,正式被成華帝定為國策,要以舉國之力來發展。
皇後到漁陽城,第一件事便是去清風小築,結果被門神告知先生不在家中。
此時,雲蘇已經帶著王玄機,飄然離開了上京城,北上朝著遙遠的北澹邊境去了,那裏剛剛爆發了一場戰爭。
“玄機,你要做好心理準備,玄武這次可能會遇到一些危險。”
雲蘇站在蚌河居的窗邊,眺望已經不太遠北澹邊境,對一臉期待的王玄機提前預警道。
52066/5693016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