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來自大哥的錦囊妙計(2 / 3)

“天殘劍葬,死的是那些貪婪闖山的人,埋葬的是天殘仙劍和天殘劍勢。而這古劍界中的劍山,死的卻都是太極劍界曆代的高人,每一把劍都附著了他們生前的劍意,說是人死劍亡也不為過,不過,這裏埋葬的除了太極劍界的列祖列宗以外,還有什麼呢?”

雲蘇試著踏步上山,他發現沒有想象中的困難,也沒有引起這劍山的反擊,仿佛現在所有劍,無論完整還是破碎,它們的目標都在那山上。

如果說天殘劍葬除了小白和張一凡以外,其他都是死物,那眼前的劍山在雲蘇眼裏,就好似是有生命的一樣。

這些劍,在這裏不知道死去了多少年,如今卻是又被喚醒了。

整座劍山好像都充滿了生命力,隨著雲蘇一步步登山,四周的劍甚至主動避讓他。

“難怪一般人找不到這劍山,它並不固定在任何一處,而是在這方圓兩萬裏的古劍小世界中四處遊蕩,或是隱於黃沙之下,或是飛在高空虛無之中,非有緣之人不可見。”

雲蘇連看帶猜,已經大致弄清楚了這古劍界的原委。

這是一個小世界,不是倉促布置的那種,而是一個完整的小世界,不知道被哪一代太極劍界的高人尋到了,收入彀中。

這等煉化小世界的大神通,和雲蘇的掌中神國雖然思路不同,但需要的境界還要高許多,在雲蘇看來,此人至少達到了太乙之境,甚至不排除接近,或者進入了太乙第二境,太乙天仙的極恐怖之高度。

不知道多少年前,這麼一個絕世劍仙,尋到了一個完整的小世界,將它煉化,濃縮,這個過程中,他掌握了小世界的許多規則,然後將這裏打造得如同銅牆鐵壁一般。

後來,這裏成為了太極劍界曆代劍修的墳地。

劍仙們死去時,散去一身皮肉回歸天地,最後的承載一身所學的劍意便融入本命仙劍中,葬於這無名劍山之上。

這個小世界,既是太極劍界曆代埋葬之地,也是這個古老勢力最後的藏身之處。

“不說洪荒之時,多少種族一夜之間便被屠個幹幹淨淨,就是太古時期和上古時期,太乙輩出之時,這天下也絕對是極為不安全的,南極天宮和太極劍界能走到今日還沒有斷了傳承,一個靠了古劍界,一個則是靠了那古天宮。”

雲蘇雖然沒有去過天下九神洲,但隨著一統南部洲,自然也了解到了許多秘辛。

其他地方不清楚,至少在天下九神洲之一的南方神洲,也沒有聽說過有如同闡教和截教那般強橫當世的大教。

從上古時期,甚至可能從洪荒年代就傳下來的勢力,南方神洲據說有,但不知何故,也遠沒有那麼高調或者說氣運如虹,反而給人一種銷聲匿跡的假象。

從明麵上來看,南方神洲的各大勢力依然恐怖無比,但少則百十萬年,遠的也就到上古時期,再遠就沒有公然於當世行走的了。

倒是在那玄黃大世界,雲蘇從域外天魔的記憶碎片中,得知有一些上古,甚至是太古,洪荒時期傳承下來的巨派。

不多時,雲蘇就邁步上了山頂,看到了之前在仙術中見到過的畫麵。

山頂一片空曠,是一個方圓十萬丈的道場,隻是年代太久遠了,不但原本的擺設沒了,也許是這劍山無處不在的強大劍意影響,就連上麵篆刻的許多驚世符籙也崩碎了,隻見王玄藏就站在道場的中間,手中握著一個劍柄。

雲蘇一眼就瞧出了那劍柄的不凡,雖然完整時也不入先天,隻是一件後天的極品仙器,但其上卻好似有大功德一般。

功德這種東西,雲蘇也有,先前依靠那一具南方大帝的神祇分身,得了很多,後來拯救南部三洲的生靈,消滅那域外天魔後,由於被億億萬生靈感念,自然也凝聚了一些功德。

隻是一時無用,他也不願意走神道,所以才暫存在那神祇分身上。

單靠那些功德,那具神祇分身已經擁有了穩定的返虛地仙的實力,平日裏沒什麼大用處,除了拿來顯顯靈,也基本都是用來保護一下清風道場的親人們,比如王玄文初遇某個小仙女時,又或者王破虜要外出修煉,這個分身都會悄然跟著。

小奶狗去太陽星辰中修煉神通去了,這神祇分身倒是派上了用場。

不過,相比於王玄藏手中的殘缺劍柄,神祇分身上的功德可就差了太多了。

那劍柄上麵殘存的功德之光,已經顯現出了一種淡黃色,如果再純一點,就有可能鑄就後天功德法寶。

“此劍主人生前也不知道曾經做過什麼驚天動地之事,更不知為何最終落到了劍毀人亡的下場,但即便如此,這唯一殘存的劍柄,依然可以號令這劍山之上數以萬計的後世弟子之劍,可見其大不簡單。”

雲蘇有一種感覺,好似這殘缺的劍柄,關係到了上古的大秘辛一樣,隻是年代太久遠了,又被人蒙蔽和遮擋了天機,就連他也看不太清楚。

王玄藏被萬劍包圍,好像隨時都有殺身之禍,但他臉上卻沒有慌亂之色,而是在閉目沉思,在琢磨著什麼。

“原來,太極劍意藏在這劍柄之中,悟不透劍意,這萬劍錐心的危局便不可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