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心服口服(2 / 2)

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或問乎曾西曰:吾子與子路孰賢?

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

曰:然則吾子與管仲孰賢?

曾西艴然不悅,曰:爾何曾比予於管仲!管仲得君如彼其專也,行乎國政如彼其久也。功烈如彼其卑也:爾何曾比予於是!

曰:「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願之乎?」

這個成語出自於孟子與公孫醜的一次著名的對話,被記錄在《孟子》一書當中。

公孫醜問孟子:‘如果您在齊國掌權,管仲、晏子那樣的功業,能再次建立起來嗎?’

孟子:‘你真是個齊國人啊,隻知道管仲、晏子罷了。有人問曾西:你和子路相比,誰更賢能?

曾西不安地:子路是我的先人所敬畏的人,我比不了的。

那人又問:那麼你和管仲相比誰更賢能?

曾西頓時很不高興地:你為什麼竟拿我同管仲相比?管仲得到齊桓公的信任是那樣專一,執掌國政是那樣長久。而功業卻是那樣卑微。你為什麼竟拿我同這個人相比?’

孟子接著:‘像管仲那樣的人連曾西都不想做,難道你以為我願意做嗎?’

這個故事中的‘艴然不悅’,指的就是心情十分不爽,很不開心,所以,‘艴然不悅’的‘艴’字也可以換做‘忄’字旁的‘怫’,因此。王寶同學的答案是正確的。”

聽到朱老師的權威解釋,黃曉夏的心瞬間涼了半截,而寶也終於如釋重負的鬆了口氣,同時暗自慶幸,自己終於逃過一劫。

看著寶放鬆的表情,裴曉婷也終於展露了笑臉。同時對寶的愛慕之情更增添了幾分。

“作為一個學前班的同學,能夠寫出這個成語實屬難得,恭喜你王寶同學,你答對了。”主評委朱老師很是讚賞的道。

寶笑著點點頭,“謝謝老師。”

“好好加油。比賽繼續吧。”朱老師笑著鼓勵道,同時示意主持人繼續比賽。

“第九十八個成語。縞紵之交!

縞紵:縞帶和紵衣。縞帶指用白色絹製成的大帶。紵衣指用苧麻纖維織成的衣服。指交情篤深。

出自《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吳之公子劄)聘於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紵衣焉’。

晉代杜預曾做注解:‘吳地貴縞,鄭地貴紵,故各獻己所貴,示損己而不為彼貨利。’

請黃曉夏同學答題。”

聽到這個成語,黃曉夏難得一見的露出了愁容,這個成語雖然字麵意思很簡單,可是,真正書寫起來難度卻是相當之大,而且,這個成語出自《左傳》,屬於先秦的古典,更重要的是,《左傳》的名氣沒有《詩經》大,所以,黃曉夏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詩經》的研讀,而忽略了《左傳》,先前聽到幾個出自《左傳》的成語,黃曉夏就有些發怵,還好都被寶回答了,現在自己也遇到了《左傳》中的成語,黃曉夏一時有些手足無措。

正在黃曉夏舉棋不定的時候,寶早已經胸有成竹的給出了答案,因為寶在古典文學班學習的時候,吳涵就曾對寶講過,如果想真正的學好中國的古典文化,那麼《左傳》是絕對繞不開的一座大山,所以,寶對《左傳》很重視,從中也學到了許多東西。

譬如,縞紵之交這個成語,縞和紵都帶有角絲旁,所以,明都與衣服有關,而縞是指用白色絹製成的大帶,紵指用苧麻纖維織成的衣服,由此也增加了寶的生活閱曆,也從側麵了解到古人的衣飾和穿著,開闊了寶的眼界。

由於之前做足了功課,所以,寶在聽到這個成語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書寫了出來,而黃曉夏卻陷入了空前的窘境之中。

時間一秒一秒的流逝,黃曉夏急的焦頭爛額,縞紵之交寫對了三個字,而就是第二個字“縞紵”的“紵”字,無論怎麼想都想不出來,來來回回修改了好幾遍,都覺得不像,最後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寫了一個“縞紸之交”,因為“紸”這個字也有角絲旁,而且,發音也是zhu,除此之外,黃曉夏實在想不出其他的字來代替了,咬著手指想了一會兒,還是點了提交。

看著屏幕上顯示的答案,寶遺憾的撇了撇嘴,這個跟自己鬥了那麼久的美女學姐,居然會輸在這個成語上,不禁讓寶有些大失所望,如果是輸在難度更高的成語上,寶倒還覺得自己贏的有意思,原本還想打算跟黃曉夏再戰一百回合的,結果,這麼快就匆匆結束了,讓寶不禁有些失望,但是,比賽就是比賽,即便如此,黃曉夏也已經輸的心服口服了,她做夢都沒有想到,今會遇到自己的滑鐵盧,會遇到這個才一般的神奇學弟。(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qidia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