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宋家的當天清晨,韓濯纓去向養母辭行。
剛走進正房,她就聞到了淡淡的檀香。
臨西侯夫人王氏正在撚佛珠,得知養女進來,她停下手上的動作:“纓纓……”
話未說完,王氏就明顯一怔,目光也遊離了一瞬。
十四五歲的少女,身形嫋娜,端妍明媚,一身杏色衣裙,鬢邊簪了一朵素白的珠花,衣飾簡單卻不掩麗色。看上去與平時並無什麼不同。——當然,這要忽略她右肩背著的一個小包裹。
王氏倏地皺了眉,聲音低沉:“你今天就要走?”
養母的震驚與失落格外明顯,韓濯纓原本想好的告別的話語一下子忘了大半。她輕輕“嗯”了一聲。
“就不再多待兩天?”王氏仍蹙著眉。
韓濯纓故作輕鬆:“不了,反正都是要走的。多待兩天,少待兩天,也沒什麼分別。”
“你……”王氏瞬間紅了眼眶。良久,她才抿了抿唇,“你別怪娘狠心,怪隻怪你不是真正的宋家女兒……”
十四年前,昌安皇帝駕崩,四皇子為了奪位,引北鬥教入京,京中大亂。
身懷六甲的王氏在京城廣恩寺避難,並在寺廟中生下了次女。當時躲避在寺廟裏的,還有不少百姓。其中有一對夫婦姓韓,巧的是韓夫人也在同一日生女。
後來北鬥教眾被誅,京城恢複平靜,廣恩寺避難的人們也各自回家。這一切漸漸被王氏塵封在記憶深處。直到數日前,一個叫雁回的小姑娘找上門來,自稱是真正的宋家小姐,說當年兩家的孩子被調換了。
在看到雁回的第一眼,王氏就確信了這是自己的女兒。兩人容貌極為相似,除了母女,再無其他可能。相較之下,濯纓分明更像個外人。然而她當年隻生了一個女兒,如果雁回是真的,那濯纓自然就是假的了。
王氏認下了雁回,得知韓家夫婦早已去世,她便決定兩個女兒一般教養。反正臨西侯府完全可以多養一個女兒。
但雁回並不願意,表示堅決不和韓濯纓同處一個屋簷下,要王氏在兩人之中做一個選擇。
王氏選擇了親生女兒。
雖然已經做出決定,可一大早看見來辭行的濯纓,王氏的心還是被刺了一下。
“雁回這些年吃了很多苦,小小年紀父母雙亡,跟著殘疾了的叔叔討生活。後來叔叔過世,她一個人孤苦無依……”王氏忖度著措辭,緩緩說道,“我已經錯過她十四年,不能再讓她繼續難過。所以你們兩個之中,我隻能選擇她,也必須選擇她。”
避開韓濯纓的視線,王氏又補充一句:“纓纓,請你體諒,也不要怪娘。”
對此韓濯纓倒是很能理解,她點了點頭:“娘,我明白,我也不怪你。”
對母親的選擇,她並不意外。若是母親為了她而舍棄親生女兒,那她才尷尬自責無立足之地。而且她相信,離開臨西侯府,她並不是活不下去。
因此,她反過來又安慰了王氏一番。
她這般好說話,王氏心裏更加難受。沉默了片刻,王氏才道:“雖然你不能繼續待在侯府,可我也不會真的不管你。你和雁回的事情,我已經寫信派人告訴了你父親。想必再過些時日,他就會收到信了。你從小在他身邊長大,不如還去投奔他。他定然不會虧待你……”
丈夫臨西侯宋毅多年來一直鎮守西北邊境。十年前,有賊人潛入宋家,意欲擄走長子,卻陰差陽錯擄走了年僅四歲的濯纓,並將其帶至邊關,用來要挾臨西侯。臨西侯救下女兒時,她已身受重傷,昏迷不醒。濯纓在邊關休養了半年才恢複健康。
臨西侯原本打算派人送女兒回京,但一則她當時年少,不宜奔波。二則悉心照顧了半年之後,他對這個女兒也有了極深的感情,想在身邊多留一段時日,讓其承歡膝下。這一留就是十年。
直到今年年初,在王氏的一再催促下,臨西侯也明白女兒年紀漸長,該回京相看人家,這才派人送了她回京。誰想到她才回京數月,就發生了真假女兒一事。
王氏對親生女兒宋雁回心存愧疚和憐惜,而對當了她十四年女兒的濯纓,同樣感情複雜。一個留在府裏,一個送到邊關。這是她考量再三後作出的兩全決定。
韓濯纓笑了一笑,卻沒有明確應下王氏的建議。她鄭重施了一禮:“娘,那我先去啦。你多保重。”
王氏不忍再看她,隻輕輕揮了揮手。
韓濯纓迅速轉身,唯恐稍遲一些發酸的眼眶就會濕潤。——雖然在王氏麵前表現得雲淡風輕,可她心裏並不是真的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