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小霸王很威 壞東西很壞 楔子(1 / 3)

話啟三年,這一年像往常一樣,僖宗依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終日躲在他的寢宮裏做木匠活兒。文案上等待著批閱的奏章堆積如山,因為長時間無人問津,就連太監們都懶地清掃,上麵覆蓋著一層薄灰。在眾多的奏折裏麵有一個毫不起眼的折子是山東臨淄縣令布泰琿的一封辭呈,辭呈上書:

臣乃一介布衣,蒙聖上恩典,掌一縣治理,興養立教,安民恤獄,雖兢兢業業無以報陛下聖恩。而今,下臣年老體邁,耳聾眼花,身體每況愈下,難以為繼,特上表讓賢,容臣歸於田園,不勝惶恐,跪謝恩。

起啟朝辭官已不算什麼稀罕事,折子上的這個布泰琿是何許人呢?此人乃是山東聊城陽穀縣人,年輕時中過秀才,後來幾次鄉試,俱铩羽而歸。從此再無進取之心,閑居鄉裏,做過幾任生員。前些年,他到臨淄縣衙探訪故交,縣令看他頗有些學問,人也算是精明,遂聘為師爺。不久,教諭出缺,布泰琿做師爺這些日子勤勞能幹,深得老知縣賞識,縣令便上表保舉他做了臨淄教諭。這等於從臨時工轉正,一下子成了縣教育局長,享受著正八品的國家俸祿。雖品級低微,但孬好不計成了國家在冊的幹部。再後來,老縣令死在任上,那會兒正趕上萬曆帝心血來潮,手執禦筆批閱奏章,他在成千數百個進士舉子中挑來選去,看花了眼,不知道該點哪個。正發愁呢,一瞥眼就看到了時任教育局長的布泰琿了。萬曆帝心裏就念叨:布泰琿,布泰琿,不——太——昏。念叨著,萬曆帝樂了,禦筆一點,就他了!聖旨一下,皇恩浩蕩,布泰琿平地拔高,從正八品直接躍升一級,成了臨淄縣大老爺。從縣教諭直接提知縣的在大明一朝屢見不鮮,尤其是那位大名鼎鼎曾上疏罵皇帝的海瑞不也是從教諭提起來的嗎?後來還一跤跌在青雲裏,平步青雲了。

聖旨一下,對於布泰琿這個連舉子邊都沒靠上的過氣秀才來講,無異於鯉魚躍龍門。老布幾次鄉試均遭失敗,早已放棄了進科取士之心,甘心在鄉裏做個生員,安渡餘生。再者了,在那年月就算是中了舉,也不一定馬上就會有官做,還得論資排輩,等著上麵倒缺,萬一有個加塞的,像老布這種沒有任何背景的人排到老也不一定能有個實缺。更何況老布一上來就是一縣的衣食父母,縣還算是肥縣,不用一到晚為催科發愁,這足以令同僚羨慕了。

由此可見,布泰琿從一個外鄉來的打工仔,搖身變成了國家正縣級幹部,他對皇帝的那份感激之情那是溢於言表的。可布泰琿為什麼又要辭職了呢?老布上辭呈那年四十有五,當了縣官也沒幾年,雖古代人壽數都短,但一般民隻要不愁吃喝,活到五十卻也不是什麼難事,更何況是養尊處優的一縣之父母官呢。看來呈上所,年老體邁,耳聾眼花隻是托辭罷了。

起臨淄這個縣城,可能有許多人不知道。但一提起蹴鞠,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臨淄正是世界足球的發源地。臨淄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城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三人能文,六人能書。”文壇上享有“齊風魯韻”的美譽。除此之外,臨淄還是春秋五霸之首、戰國七雄之一古齊國的故都。其地平坦廣衍,物產豐饒,有“魯中糧倉”之稱。這麼好的地方,無異於江南漁米之地,在這裏任職自然是肥缺。

但此際,臨淄縣衙後院的知縣宅裏卻傳來了一聲悠長的歎息:“唉……戚先生,本縣的辭呈都已上去六年之久了,為何至今仍不批複?”

話的正是臨淄知縣布泰琿,坐他對過的是他每年用四十兩工食銀聘請來的師爺紹興人戚佑才。但聽戚佑才道:“大人,晚生心中不解,我臨淄境內這些年一直風調雨順,百姓衣食富足,安居樂業,民風甚是淳厚。大人這些年考課也一直名列前茅,為何還日日憂心,非辭官不可呢?”

“哼,考課好,百姓富足也不假,隻是……世態炎涼啊。先生不在仕途,不知為官者難哪,尤其是做這一邑令,為了區區八十兩年俸,遇上官則奴,候過客則妓,醜態輩出,不可名狀,苦不堪言啊,遠不如做個生員活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