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虎住了三,待他習慣了這裏的生活,方大虎依依不舍的離開了。
不是他忍心讓弟弟一個人獨處,實在是教規森嚴。能逗留三,已經是師祖法外開恩。要不是離火真人貪圖眼神猴的寶貝,刻意照顧虎,他這個當哥哥的,一也別想住這兒。
送走了哥哥,方虎滿腹惆悵,心裏不知道是什麼滋味兒。三來,方大虎語重心長、諄諄教導,讓他在這個陌生的世界,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對於這個便宜大哥的好,他暗暗記在心裏。有朝一日,他必定竭盡所能,以報大哥的知遇之恩。
方大虎臨走時,留下了幾十枚玉簡。有啟蒙識字的,有介紹教派常識的,有描述修真趣聞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虎就安心在這裏住了下來。自己生火做飯、縫補漿洗。大哥隔三差五總要過來,帶來一些山珍美味,閑聊一些家長裏短。
每,方虎都要在林子裏巡視一圈,除除雜草,修修枝葉。有熟透了的果子,便采摘下來,入庫封存。等門人修真來取時,再登記出庫。工作一絲不苟、盡職盡責,深受眾人愛戴。
眼神猴每都來,園子外的陣法根本奈何不了它。有方虎在,它也不偷吃園中的果子,就連其他靈猴也沒再偷吃過。
有神猴陪他玩耍,幫他摘果,倒比其他護園人過的輕鬆愜意。他還給神猴取了個無比威風的名字——大聖!
閑了,他就帶著大聖,到水池邊釣魚。
人們都猴子是素食動物,最喜歡吃水果,這是個誤區。其實猴子跟人一樣,都是雜食動物,不止吃水果,連穀物、肉類也吃。
大聖特別喜歡吃水池裏的墨魚。隻要有魚上鉤,它就開心地上躥下跳。剛開始還生吃,但自從方虎施展了一次烤魚技巧後,便每纏著虎幫他烤魚。那滋味,嘖嘖,大聖做夢都會流下口水。
晚上,大聖回到山裏。方虎便獨自一人查看玉簡,學習著這個世界的語言文字、風土人情。每每見到玉簡裏描繪的修真趣聞,他都會細細品味、無限神往。
秋去春來,轉眼便過去了三年。
在修真者眼裏,三年就是彈指一揮間。但對於方虎,三年的時間可真不短。現在的方虎,已經二十七歲,轉眼就是奔三的人了,不再是以前輕佻浮躁的毛頭子。
期間,他學會了這個世界的語言文字,行為舉止也融入大流,時刻以名門正道自居,不再讓人感覺到怪異另類。這個世界的行為準則,倒與中國古代頗為相似。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是正道名門的立身之本!方虎雖初來乍到,但自接受的教育便是如此,倒也能很快適應。與之前的桀驁不馴相比,此時的他判若兩人:在方大虎的言傳身教下,他的性格沉穩內斂了不少。他摒棄了地球上的陋習,便是一個秉性純良,急人所難的義士,再也不會滿嘴跑馬,胡作非為了。
可以,他已經完全融入了這個世界,成為了真正的方虎。
隻是,如此教導難免有些負麵影響。方虎固然端正了品行,但思維上也受到了俠義正道的束縛,不覺間有了思想包袱,似乎連腦子也不靈光起來。
三年間,大聖的成長也讓方虎咋舌。雖然個頭兒沒長,但這家夥的心眼可鬼著呢。虎的一舉一動,它都知道要幹什麼,甚至虎想些什麼,它也能猜出個七七八八。
常一個人比猴子還精,還真沒錯!
虎早知道了大聖是眼神猴,也知道了它是猴王的獨子,在猴群中的地位不凡。可這和他沒有任何幹係,大聖是他在這裏唯一的朋友,不會因為它的身份、地位,而發生絲毫改變。
這一,方虎照例在園子裏修剪樹枝。“吱”的一聲,大聖躥了進來,不由分,拉著虎的衣角就往外走。
“虎子,快跟我走,父王出事了!”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