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修真不易(2 / 2)

要不是大衍真仙來的及時,用真氣鎮壓了兩股氣息,方虎就真的一命嗚呼了。

在修真界,見過鬥法被殺的,見過練功走火入魔的,就是沒見過第一次溝通地,就險些喪命的。方虎也算開了修真界的先河了!

“傻子,你命大福大造化大!這次因禍得福,經脈不止完好無損,還比常人粗壯了不少,這對你以後修煉大有益處。真是意難測,一飲一啄莫非定數啊!”

知道了事情的原委,方虎尷尬地撓了撓頭,道:“這個純屬意外。真仙,你不要為難掌教真人,都是我自己魯莽才釀此大禍。要怪,也隻怪我孤陋寡聞,不曉得其中的利害。”

“少年人能有你這份心性,也算是難能可貴了。你體內的氣息已被鎮壓,暫時不要吸引地元氣入體,花點兒時間,先把這兩股氣息煉化了再吧。”

隨後,大衍真仙傳授了煉化元氣、凝結真元的法門,並幫著虎完成了一次周循環。

收了架勢,大衍真仙語重心長地道:“修真,修真,修的是真自我。真元的多少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對‘真’字的感悟。剛開始修煉或許體會不深,等修煉到一定高度,隻有真元和感悟同時達到要求,修為境界才可以提升。真元多而感悟少,就好比凡人中的武夫;感悟多而真元少,則成了世俗中的教書先生。”

方虎暗暗記在心頭。聯想自己夢裏所見,那超脫身體之外的意識,莫非就是“真”嗎?

把夢裏的一切對大衍真仙了,真仙卻吹胡子瞪眼地道:“你子還沒學會走路,就想參加萬米賽跑?有些事情,不是你這個層次可以了解的,知道的多了反而徒增煩惱。還是紮紮實實地修煉才是正事,等到了境界,自然就會知道一些事情。”

方虎對修真的常識一知半解,有這個免費高手在,免不了要討教一番。大衍真仙也不厭其煩,耐心的為他答疑解惑。

據大衍真仙所講,修真隻是一個籠統的法。隨著境界的提升,叫法也有所不同。

修煉的初期,是打根基的階段,以擴張經脈、錘煉體魄為主,所以被稱為修體期。修體對根骨、資質的要求極高。首先,你的經脈必須適合修煉,先不足或者經脈閉塞者,是無法修煉的。其次,你的肌肉骨骼,必須承受得住地元氣帶來的壓力。最後,你的資質對修煉的效果影響甚大。資聰穎的人,事半功倍,反之則可能竹籃打水,空忙一場。

“修體”這一道關口,便把大多數人攔在了修真的大門之外。這就像一道然的溝壑,你邁的過去,便是修真者,邁不過去,就好好做你的凡人吧。這就是修真門派在選擇弟子的時候,對資質、根骨要求甚嚴的原因。

渡過修體期,還有更大的困難等著你,那就是“修元”。元是真元,是所有修真的力量源泉,也是修真之人延續壽命的唯一途徑。修真無極限,一個修真者能在修煉生涯裏走多遠的路,完全取決於真元的數量、質量以及凝練程度。人們不是把壽命稱作“壽元”嗎,可想壽命與真元之間的聯係。

如果把人比成一個瓶子,修體主要是看瓶子的材質、密度和厚度。一隻精鐵材質的瓶子,當然比一隻玻璃瓶子結實多了。修元則強調的是瓶子的容量和所乘液體的密度。容量大,可裝的真元就多。液體密度高,真元的質量和數量,自然也比旁人更勝一籌。

這隻是一個形象的比喻。總之,修真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簡單!不是一兩個奇遇、一兩本秘籍、一兩顆丹藥就可以成功的,而是一個不斷改造自身、強化自我的過程。

就好像萬裏長征,總有人倒下,也總有人加入,但能夠堅持到最後的,隻有寥寥數人。

所以,修真難,難於上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