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打聽(2 / 2)

趙三爺笑著點頭向她問好,便轉向青雲:“薑姑娘今兒也出來看熱鬧?”

青雲有些不好意思,她在趙三爺麵前幾次呈現出的超越年齡的精明少女形象,方才一定大打折扣了。她微微紅著臉向趙三爺行了個禮:“聽有熱鬧看,我就跑出來了,這也算是咱們清河縣少有的勝景。”

趙三爺哈哈大笑,打趣道:“可不是勝景麼?比什麼春花秋月都要迷人呢。我看這滿城的人,隻怕寧可多看他幾眼,也不願到城外秋遊的。”打趣完了,他又正色道:“周家這位少爺,單名一個棣字,今年十六歲了,即使在京城,那也是有名的美少年。不過他不僅模樣兒長得好,學問也很出色,人品禮儀更是叫人挑不出錯來。他外公虞山侯疼他至極,連親孫子都要往後靠呢。我聽京城的讀書人議論,他是真有才學,一手文章極有火候,連三四十歲多次下場的老舉子也比不上他,據去歲已中了秀才,幾位老翰林都讓他下一科試著下場呢。”

青雲聽得有些不是滋味,悄悄瞥了高大娘一眼,見她一臉的崇敬,心裏就更不以為然了,就隻是淡淡地了句:“是嗎?”

趙三爺看了看她,微微一笑,轉了話題:“那次蔣先生與盧先生尋我借幾個工匠,打算修整房子的,不知何故,又不用了。前些日子周大人又叫了我去,原還要借工匠的,第二又不用了。我實在訥悶得很,不知是不是哪裏得罪了縣太爺,讓他這般折騰我。薑姑娘可知道什麼消息麼?”

青雲倒還真知道些內幕,便笑著告訴他:“沒事的,跟您不相幹,是周大人跟蔣盧兩位師爺生氣呢。您不過是被殃及的池魚,很不必放在心上。”

“哦?”趙三爺笑笑,“這麼,周大人若有事召我去,我隻管答應著就是了?無論他吩咐我做什麼,我不過是遵命行事,即使惹得兩位先生惱火,他們也不會怪到我身上吧?”

青雲翹了翹嘴角:“兩位先生隻是幕僚,在咱們清河,當然是縣太爺的命令最大了。”

趙三爺點點頭,似乎放下心了,又好象忽然想起了什麼事:“前兒我在別人手裏收到幾件老家具,聽是前頭淮王案時的犯官們留下來的,如今都給發賣了。那幾件家具做工好精致,用料也極好,其中一個滿雕的大衣箱,異香撲鼻,實在稀罕!我打聽得這箱子是從前淮王府用的東西,不知何故流落到此處,心想王府用的箱子,肯定不止一件,姑娘可知道縣衙裏什麼人有這個麼?來也巧,我那隻箱子,聽就是從縣衙裏流出來的。”

青雲有些驚訝:“如果是犯官們家裏的東西,還有可能是前兩個月縣衙內部拍賣時叫人買走了,又轉手流出去的,但不可能是淮王府用過的吧?大概是賣東西給您的人胡編亂造,想給那箱子加價的。如果您隻是想要做工精致有雕花的大箱子,我聽周縣令和鍾縣丞都買了幾個,箱子我也有。您要這些做什麼?”

趙三爺笑笑:“家裏的女孩兒過幾年要出嫁了,正給她備嫁妝呢。這些木箱子用料十足,做工又好,用來裝東西,很是有體麵。若是找人做,光是木料就值不少銀子,更別如今已經很難找到手藝這麼好的木匠了,能有現成的,自然再好不過。薑姑娘,你既然有,不如就讓給我,我一定會給你個好價錢。”

青雲想了想,道:“這些東西原是別人給我買的,我得問問那人,才能答複您。至於縣衙裏有哪家也買了這樣的箱子,我幫您打聽一下好了,不過我不擔保人家一定願意賣。”

趙三爺聽了笑容滿麵,恭敬是作了個揖:“那就拜托姑娘了。”

告別了趙三爺,青雲與高大娘去集市,因色已晚,兩人便商議了兵分兩路,後者去買菜,青雲自去文房店。

她平日喜歡去街角的一家文房店,而不是市上最大的那家,這家店賣的筆墨紙硯質量都不錯,價錢也比別家便宜些,偶爾還會有些棋譜、字帖賣賣。青雲尋思著要給曹玦明淘幾本舊棋譜,而自己平日練字用的描紅本也快用完了,正需要補貨。這件事是不能讓劉謝和曹玦明代勞的,免得他們發現她的字現在還僅僅夠得上“端正”的邊而已。

她趕時間,就匆匆往文房店裏走,到了店門前,差點兒撞上個人,忙忙向旁邊讓開了,那人戴著個鬥笠,低著頭疾走而去。青雲聞到一股熟悉的香味,愣了愣,心裏就犯起了嘀咕:那味道怎麼象是鍾勝姐前幾拉著自己配的那款香料的味兒?她當時了是配來給父母熏衣裳的。

青雲回頭望著那人迅速消失在人群中,覺得那背影有幾分象鍾縣丞。